2020-04-01|撰文者:林侑澂
毓繡美術館《花園裡,植物記憶纏繞》展場實紀,(左至右)策展人張婉真教授、藝術家珍奈特.勞倫絲Janet Laurence以及毓繡美術館總監黃翔。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花園裡,植物記憶纏繞》希望提供觀者一種沉靜在大自然中的經驗,並在其中思考大自然的萬物是如何互相纏繞?我認為這是思考人類與生態之間連結的有趣方式。」珍奈特.勞倫絲 Janet Laurence
自然與人文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何與大自然相處?也是每個地球人都需要面對的課題。位於山林之間的毓繡美術館邀請到了策展人張婉真教授,合作策辦了澳洲藝術家珍奈特.勞倫絲 Janet Laurence 個展《花園裡,植物記憶纏繞》。藉由細緻的研究與富有詩意的視覺,呈現出了一種與大自然共存的態度。同時試著以植物的角度,探討大自然記憶的樣貌與運作。
醞釀展覽近三年的策展人張婉真教授,在前年就開始與Janet討論展覽構想,並且在去年六月邀請了藝術家來到毓繡美術館現地創作。展覽中除了多種現地取材的植物之外,張婉真教授也向台灣大學等等多個機構邀集了展示物件。豐富的呈現關心著自然界、動物、植物、人文以及歷史多個面向。展覽將美術館視作一個植物般的有機體,與生態結構扣合,敘述藝術家多方纏繞的美學思辨。
一樓【根之層 Root】
Janet Laurence,《心臟休克–血液與葉綠素Heartshock–Blood and chlorophyll》,2020。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進入一樓的根之層,首先看見的是一件由乾枯行道樹、貓頭鷹標本、地質礦物、真菌、實驗瓶、繃帶、鏡子所組成的裝置作品《心臟休克–血液與葉綠素》。作品取自南投當地的枯樹,以一種寧靜的方式與其他物件對話。結合了動物與礦物的意象,組構出一個小型生態系的縮影。Janet擅長運用的鏡面向上的反射,意喻著自然界中植物孕養其他生命的循環。題目「心臟休克」雖然乍看之下顯得違和,但是當觀察到包裹著枯樹的繃帶及醫療器材時,似乎看見了另一種「傷害、死亡、治癒與隱微希望」的環境警語。
從礦物到動物標本,作品中的每一個物件都具備了自身的精緻質感,相互之間的排列組成了獨特的敘事手法。對於大自然持續地耗損的問題,Janet並未提出某種教誨,而是透過多次的轉喻、消逝的生命,鋪陳淡淡的惋惜。在消逝與重生之間、自我與環境之間,提供了觀者一個思考的契機。
REACTIONS
5
5
0
0
1
熱門新聞
1
2022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觀察跨國藝術活動在台灣的縮影
「2022桃源美展」6月17日起徵件開跑!聚焦「繪畫與書寫類」,催發在地當代視野
吳剛毅.彌雅的新立體解構主義 於鍾鼎藝術發表《城市漫遊系列》個展
2022第3屆「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於台北喜來登展現重生藝術多元面貌
停辦一年的台北當代並未因此「掉粉」,它為什麼如此吸引人?
「畫都」與「畫伯」,論繪畫,也話當年,關於「人.間-陳澄波與畫都」一展在嘉美館中的當代轉向與感性經驗
臺北啟動北美館擴建案 首座地下美術館,林中蘊藝翻轉美術館的未來想像
桃美館啟動「多方對接」年度書藝策展工作坊 打造跨域講師群陣容 培育未來書藝策展人
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之「111年全國美術展」 得獎名單揭曉!
桃美館「111年橫山書法藝術館申請展」評選結果出爐! 「觀.擬.什麼事?」計畫獲選 邀請觀者走進書藝的日常對話 預定9月下旬展出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藝文跨界深化科技藝術與表演藝術的多元實驗 「2022-2024臺澳舞蹈創作交流計畫」獲選名單出爐!
2022-05-25|撰文者: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