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9|撰文者:林侑澂
李昌國,《台北的天空》,木板油畫,2009。圖/晴山藝術提供
李昌國在西班牙期間,潛心修習古典繪畫的知識與技法。一步步對於不同課題的嚴肅學習,讓李昌國具備了極充足厚實的繪畫能力。在他完成學業、將離開西班牙之際,指導教授特別叮囑李昌國:「不要把自己當畫家,要把自己當作科學家。科學家才知道怎麼樣去做研究。」
對於不同科目的扎實磨練,讓李昌國養成了深入剖析對象物結構的習慣。往往會以斷層掃描式的理解,完全掌握對象物的質感後,才開始著手進行刻畫。為了經營更精準的畫面,李昌國也曾運用鐵刷等等實驗工具來描繪體感與質感。無論是輕盈通透或是厚實沉穩,都不斷地尋找到最適合的方式來作畫。多年實踐累積至今,李昌國歸納出了有別於美國式照相寫實的超寫實畫風。在極度精準的同時,也讓畫面蘊含了更具人性溫度的氣質。
李昌國,《溫柔的對話》,木板油畫,2012。圖/晴山藝術提供
學成歸國後,李昌國有過不同階段的作品、無論是著重於光影的鄉間景緻、純粹的古典靜物畫或是台灣特產的農作物,都在科學與美學兩大基石上,鋪陳出了身歷其境的精神場域。同時關注著單純樸質或遼遠壯闊的自然景觀,再再體現出了充沛的層次與美感。
李昌國,《天籟吟泉美音揚》,木板油畫,2016。圖/晴山藝術提供
或許是源於童年時和母親在河邊洗衣的記憶,也或許是在海軍服役的經驗,李昌國對於流水的生命力,懷抱著本能上的親近感(西班牙求學時期不太流動的護城河,就對李昌國沒有吸引力)。本次展覽所發表的系列,自然而然地聚焦於山間的流水。取材範圍從大豹溪、石碇、太魯閣等等,李昌國造訪了許多具備不同特色的溪流。藉由或急或徐、變幻莫測的水流,與自身的內在世界相互溝通對應。
李昌國,《10509-016-2 寧靜夏日》,木板油畫,2016。圖/晴山藝術提供
秉持研究者精神進行創作的李昌國,在山水之間感知到了不同風景的共通處與不同處。例如上游和下游之間,不僅僅是石塊大小或是坡度的不同,在水面上或是水面下的(不同種類的)岩石也呈現出了迥異的狀態。甚至水流的方向、噴濺的力道、水的深淺程度、水質的透明程度都存在著複雜的變化。面對如此多樣化的視覺元素,李昌國將這些知識與感受作了全方位的釐清。一筆一畫鋪陳出如攝影一般,又超越了機械的視覺語彙。
REACTIONS
0
5
0
0
2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探詢生命本質的原初與純粹:多納藝術《野境》林瑩真個展
終於盼到你!「ART SG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首屆參展名單公布,臺灣共八間畫廊參展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從高雄到國際,日籍新住民藝術家點亮台灣璀璨之光!台灣燈會作品《脈動》獲「設計界的奧斯卡」義大利國際設計大獎肯定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徵件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2022-06-2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634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特展(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2022-06-24|撰文者:臺南市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