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藝博會時事觀點

「你.看到它們了嗎?」 ─ 2020 ART TAIPEI漏網搜秘(一)

你看到它們了嗎2020 ART TAIPEI 台北藝博漏網搜秘

2020-11-09|撰文者:詔藝

二、 理查‧塞拉 Richard Serra

本屆〈台北藝博〉為呼應大會英文主題《Art for the Next》所呈現的《台灣藏家收藏展》展區中,出現不少令人驚豔的作品。除了許多資深重量級台灣和其他華人藝術家的作品外,也展出了在藝術史上有重要地位的藝術家,其中理查‧塞拉便是其中極為重要的的人物。
理查‧塞拉(Richard Serra, 1938 – )出生於美國舊金山,他的父親來自西班牙馬略卡島(Mallorca),曾在一家鋼鐵坊工作。塞拉曾強調,在他的兒時記憶中,特別是父親在舊金山造船廠工作的經歷,對他的藝術生涯產生了無以倫比的影響。他說:「我需要的所有原材料都包含在這所儲存的記憶中,這個記憶(對我而言)已成為一個反覆出現(深植於腦海中所要追尋)的夢想。」( "All the raw material that I needed is contained in the reserve of this memory which has become a recurring dream.")
理查‧塞拉。Photographed and copyrighted by Oliver Mark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塞拉於1957年起,首先進入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學習英語文學,之後轉往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並於1961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在學期間的塞拉,以在鋼鐵廠打工所獲得的薪資來養活自己,這階段對他藝術生涯的創作內容奠定了基礎。之後至1964年間,他轉往耶魯大學藝術學院(Yale School of Art)學習繪畫。60年代的耶魯大學校友出類拔萃,出現多位藝術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包括布萊斯‧馬爾頓(Brice Marden, 1938 - ),查克‧克羅斯(Chuck Close, 1940 – )、羅伯特‧曼戈爾德(Robert Mangold, 1937 – ),以及當時在該校任教的菲利普•古斯頓(Philip Guston, 1913 – 1980)(關於古斯頓,可參考《「粉紅色的深意」》和約瑟夫‧阿爾伯斯 Josef Albers, 1888 – 1976)等。這些人在今日幾乎都成為當代藝術中的巨星。
據文獻稱,塞拉於1966年首先採用玻璃纖維和橡膠等非傳統媒材,製作出他的第一批雕塑。塞拉早期大多專注在創作抽象作品,他將熔化的鉛濺落在工作室或展覽空間的牆壁上,讓它們形成不定型的物件。他重視製作過程甚於結果的呈現,而這樣基於過程(process-based)的藝術類別,被稱為「過程藝術」(Process Art)。
依彙整的資料得知,「過程藝術」(Process Art) 出現在1960年代中期美國和歐洲的一項藝術創新運動。它起源於表演藝術(performance art)和達達運動(dada movement),也受到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1912 – 1956)滴畫(drip paintings)創作及其所帶有的偶然性(serendipity)特質的影響。此藝術流派認為,藝術創作的最終產物,即物件/藝術品本身並非這些藝術家所關注者,「形成藝術品的過程」才是他們最關心的部分。
塞拉,《Hours of the Day》,1990。Photographed and copyrighted by Kleon3 WIKIMEDIACOMMONS
塞拉於1969年開始從事鉛板、大型木料等的切割、支撐或堆疊等大型結構藝術。這些作品的呈現介於雕塑和裝置之間,這些作品往往非常巨大,在結構上僅靠材質本身的平衡來支撐驚人的重量,因此在技術上需要一些工程學方面的知識,這些他也會諮詢專業結構工程師,由那些工程師和他討論如何製作出得以維持平衡和穩定的作品。他自1960年代後期開始發展的〈支柱〉(Prop)系列,作品的排列方式是讓鋼板捲筒和薄片之間的重量和重力保持平衡,狀態如同一個巨大的迷宮,這樣的作品成為他日後成名的標準原型。
1970年左右,塞拉將創作活動轉移到戶外,並專注於特定大型現場雕塑。其宏大的作品,常令周遭的地景和建物相形失色,挑戰了觀眾對他們的身體與室內空間和景觀的感知。他的作品外觀,往往由巨大鋼板彎曲成寬版帶狀,有著敞開頂部空間的橢圓形雕塑空間。當它們向內或向外傾斜時,觀者會感覺它們向上旋轉,有如身處於迷宮之間。這些作品大多設計成可以自行支撐(self-supporting),藉以強調了鋼鐵材料的「本質」。
藝術家在這些材質的本質和形體上的選擇和應用,形成其巨大重量產生的「紀念碑式」的「崇敬感」。此外,鋼材因時間關係而逐漸產生的鏽斑、鉛卷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進垂墜,也呼應了他創作的核心理念「時間的變化」和「時間的流逝性」。作品極簡的構造和外型,也令他被歸類為極簡藝術大師而聞名於世。
塞拉在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Toronto Pearson Airport)第一航廈內之作品。Photographed and copyrighted by Ken Mist 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由於塞拉的雕塑作品過於巨大,較適合機構收藏,在一般私人空間收藏不易,因此他自1970年代開始也發展平面作品。他多使用油漆棒(paintstick)和蠟狀的油脂蠟筆(a wax-like grease crayon)在高品質的紙上繪出暗色系的色塊和粗曠線條。這些色塊的形狀往往對照他大型雕塑大片彎曲的形體,而粗曠線條中夾雜著斑駁的破碎狀不規則色塊,似乎也暗示著生鏽般地不完美和時間的淬鍊。
此次展出的作品即是藝術家代表性的創作系列。本件作品雖為版數(etching edition/蝕刻版畫)作品,但製作精良,高品質墨跡若沒仔細看,直覺會認為是紙上作品。和他大型雕塑的霸氣相較,作品畫面平衡和諧,但他作品中所留流露出來的優雅和自然不做作的本質,以及餘韻繞樑的詩意依舊,值得慢慢玩味欣賞。(待續)
塞拉,《路徑和邊緣 第13號》Path and Edges #13,Mohachi 500gsm紙上蝕刻,2007。詔藝 攝。

你看到它們了嗎2020 ART TAIPEI 台北藝博漏網搜秘
REACTIONS
喜愛

4

好美

4

0

1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