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7|撰文者:林侑澂
「如果不記下來,很快就沒有了。」
攝影藝術家王有邦(1952-)在過去三十餘年的時間裡,將魯凱族好茶部落(Kucapungane)的故事完整詳實地記錄下來。透過攝影和文字紀錄,獨立完成了一份田野民族誌,成就相當讓人驚艷。2021年白色記憶藝術空間邀請到了王有邦合作策辦《原韌古韻》影像個展,將屬於台灣原住民族的部落故事做了再現真實的梳理。
《原韌古韻》展覽實紀。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
1975年台塑企業南亞塑膠公司、三班制基層工作出身的王有邦,從1984年爬台灣高山,開始學習攝影,拍過高山攝影,寫實攝影,創作攝影。1991年一次到舊好茶,透過魯凱史官奧威尼的解說,開始魯凱族的文化與歷史作為主要關注的題材。在長期的文史記錄中,王有邦在七年多的時間內,也從2009年06月至2016年12月(第26期一第71期),投稿高雄市立美術館,《藝術認證》雙月刊「南島紀事一影像話魯凱」專欄中的圖與文。
2016年11月開始,高雄市立美術館,將《藝術認證》「南島紀事一影像話魯凱」,重新編輯與出版。《Sabau!好茶一王有邦影像話魯凱》,是高雄市立美術館與雄獅圖書有限公司,合作出版。高美館也典藏王有邦的好茶紀實攝影,作品更曾參與高美館與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合作的《TATTOO刺青-身之印》特展,展示屬於魯凱族的女性刺青文化。多年來從一位攝影藝術家、文史工作者的角度,透過樸質真摯的風格訴說著魯凱族、好茶部落的點點滴滴。
註:「Sabau」為魯凱族問候語,有「你好、辛苦了、謝謝」等意思。
王有邦,《頭目樂歌安(手背上有代表頭目之人形紋)》,魯凱族新好茶部落、屏東台灣,1992年5月,攝影:黑白紙基相紙,30cmx47cm,藝術家自藏。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曾於高美館,刺青-身之印特展展出)
大自然的神韻、自然與人文連結一直很吸引著王有邦。而好茶部落中所蘊藏的生命力量,更是王有邦心中無法忘卻的感動。1990年,非科班出身的王有邦,為了將見聞更成熟地呈現在影像中,也購書自學美學論述。如康丁斯基的《點.線.面》、《藝術的精神性》等等,都對於王有邦的觀察力、想像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王有邦,《91歲老人碧雅紐穿載魯凱盛裝與頭飾參加霧台婚禮》,魯凱族新好茶部落、屏東台灣,1993年4月,攝影:黑白紙基相紙,39cmx50cm,藝術家自藏。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
1991年5月,王有邦偶然地跟著朋友進入了舊好茶部落。在原始古老的山間部落感受日出、遠眺北大武山、走進森林的經驗。這一切對於在平地成長的漢人而言,既是一份美麗、也是一份震撼。王有邦也慢慢地瞭解到,魯凱族舊好茶部落六百年以上的歷史,是台灣文化中重要的瑰寶。若是不將它們記錄、留存下來,這些文化很快就會在現代化的發展中消失。而這樣的一個單純的念頭,就成為了支持王有邦持續投身部落的動力來源。
王有邦,《老獵人巴峨樂之頭戴百合花的風采》,魯凱族新好茶部落、屏東台灣,1999年10月,攝影:藝術微噴,45cmx59cm,藝術家自藏。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
註:魯凱族的發展可追溯到至少700年前、位於台東縣太麻里和知本地區之間的「古好茶部落」。而在大約600年前,族人分支(西魯凱族)遷徙到了屏東縣霧台鄉西南 / 南隘寮溪北側的懸崖區域(海拔約950-1050公尺),建立了「舊好茶部落」。1978年台灣省政府以安全評估為由,將部落遷至南隘寮溪、好茶溪交會處,成為了「新好茶部落」。但該地並不適合居住,在經歷了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全部落遭洪水及土石流滅村。族人再度遷徙到瑪家鄉禮納里,重新建立了「新新好茶部落」。儘管幾經波折、遷徙,魯凱族人們依舊稱自己的家園為「好茶Kucapungane」。
王有邦,《部落耆老巴魯咕魯古》,魯凱族新好茶部落、屏東台灣,1992年8月,攝影:黑白紙基相紙,59cmx45cm,藝術家自藏。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
REACTIONS
5
3
0
2
9
熱門新聞
1
2022第3屆「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於台北喜來登展現重生藝術多元面貌
吳剛毅.彌雅的新立體解構主義 於鍾鼎藝術發表《城市漫遊系列》個展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2022年最新得獎作品首站展出在臺灣!
2022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觀察跨國藝術活動在台灣的縮影
「2022桃源美展」6月17日起徵件開跑!聚焦「繪畫與書寫類」,催發在地當代視野
「畫都」與「畫伯」,論繪畫,也話當年,關於「人.間-陳澄波與畫都」一展在嘉美館中的當代轉向與感性經驗
停辦一年的台北當代並未因此「掉粉」,它為什麼如此吸引人?
劉舒律個展《初夏圓舞曲》夏日抹清新,搭樂曲「沉浸式體驗」化情感為真實!
鏟出生命莊嚴的躍動 國美館推出「做工的人:洪瑞麟與臺灣美術中的勞動身影」
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之「111年全國美術展」 得獎名單揭曉!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策展桃美館「111年橫山書法藝術館申請展」評選結果出爐! 「觀.擬.什麼事?」計畫獲選 邀請觀者走進書藝的日常對話 預定9月下旬展出
2022-05-23|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05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藝文跨界北美館第9屆「X-site 計畫」首獎作品《藍屋》現已登場!以「藍屋藍」構築出一個多重運用的沉浸之所
2022-05-23|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