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撰文者:林侑澂
每年春季的府城台南,都是全國藝壇的焦點所在。期間從藝博會到臺南新藝獎(NEXT ART TAINAN),都可以感受到古都厚實而充滿活力的人文氣息。加力畫廊長期都是系列活動的重要指標,今年也與藝術家楊茂林(1953-)合作,共同策辦了《金烏 雲豹 百合花》個展。讓台灣當代藝術的指標性前輩,與本屆新藝獎得獎的藝術團隊太認真所發表的展覽《Newww.Land.com》進行對話。
加力畫廊《金烏 雲豹 百合花》展覽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作為一位藝術家,楊茂林的創作歷程一直都緊密貼合著台灣的社會脈動。從1980年代初,就持續對於政治體制、自由民主、在地精神、多元史觀等等課題進行解析與詮釋。楊茂林的藝術,從青年時明確的對抗意識、穩定後的多元視點、到成熟後的自我觀照、再到近年從更高位的角度觀察回顧,可說隨著解嚴前後的台灣同步發展至今。各系列的思維及媒材,都可以見到辯證與磨練的軌跡,也讓觀眾們感受到一位藝術創作者從不妥協的自我要求。
加力畫廊《金烏 雲豹 百合花》展覽實紀。作品圖片提供者 :林郁晉
本次的展覽《金烏 雲豹 百合花》是楊茂林藝術創作的重要里程碑。以「從小就喜歡的深海魚」、「卡漫人物的木刻」到「在原木上描繪台灣意象」三大主軸為架構。其中最新發表的原木描繪系列,將楊茂林對於自身與台灣文化主體的連結,沉穩地進行了梳理。
楊茂林,《黯黑的放浪者‧杜父魚與巨口鰻S1902》,油彩、壓克力顏料、畫布,102x122cm,2019。圖/加力畫廊提供
數件關於深海魚的作品,是楊茂林實踐社會關懷多年後,向內自我解析的階段。即便長期將藝術做為社會參與、入世的途徑,楊茂林還是認為自身的個性是擅於孤獨的。當身處群體之中,楊茂林的心境往往觀察多於溝通,並且對於種種現象進行分析。
深海魚系列可說是楊茂林創作旅途中,最接近自畫像的脈絡(特別是鮟鱇魚)。透過童年時從動物圖鑑認識的深海魚,楊茂林以一種舞台式的空間,表述著自身特質中緩慢、隱晦又熱愛自由的抽離感。與其說此系列是包含劇情,不如說楊茂林是將「意識運作的軌跡具象化」。在既具象又難以捉摸的結構裡,記錄下楊茂林自我窺視的深層場景。
楊茂林,(前)《阿強天 參》,台灣檜木、金箔,約69x48x22cm,2020,(後)《騎虎爺的飛俠小菩薩》,台灣檜木、香樟、金箔,約124x37.5x25cm,2021。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台灣許多人都是與卡漫人物一起長大的,不同的世代有著不同的回憶。回望曾經壓抑的年代,天馬行空的劇情與畫面,很容易就承載了人心所嚮往的可能性與自由。楊茂林也是如此,而這些具有情感投射的角色,就成為了他討論課題的途徑。
大約在20年前,楊茂林的表現手法從平面繪畫加入了立體的木雕。在這個楊茂林獨力組構的體制之中,卡漫人物從「請眾仙到送神」,讓卡漫角色與宗教文化對話。將這些看似非現實卻熟悉的符號解構,重組出許多人的共有經驗。
加力畫廊《金烏 雲豹 百合花》展覽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在《金烏 雲豹 百合花》所發表的木雕作品裡,楊茂林將它們定位為多年後的自我復刻。作品延續著「封神」、「藝術家自己做玩具」的精神,將喜愛的卡漫人物形象進行多重轉換。新作中最為不同的是背光的部分,透過版畫、貼箔、以火設色的手法,顯示出角色們在幻想故事中的劇情,並以此手法增加了角色「如何成佛」的故事縱深。
楊茂林,《零的誕生》(局部),台灣檜木、金箔,約93x31x24cm,2021。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半轉喻式地手法,讓楊茂林的作品從過去形式即藝術的符號組合,轉變成為更具故事感的美感物件。例如新作《零的誕生》將日本卡漫《新世紀福音戰士 / 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中高人氣女主角凌波零、汎用人型決戰兵器-零號機,與佛陀誕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宣告『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形象做了大膽的融合。
楊茂林的創作讓經典的、被奉為女神的卡漫角色再一次被神格化。一件作品就讓卡漫與宗教之間的相同 / 相異,發生了耐人省思的辯證。同時對於當代社會「何謂信仰?」,提供了討論標的。楊茂林藉由巧思形塑出讓人驚豔的作品,在台灣這個多元的文化熔爐之中,轉述出多文化疊加的縮影。
REACTIONS
0
2
0
0
0
熱門新聞
1
【專題企劃】浪漫主義「光之畫家」透納冥誕 250 週年:從傳統風景畫到抽象化表現的演進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圓滿落幕,藝術與日常的模糊邊際 收藏延伸的生活品味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臺南市美術館迎來新氣象!由策展人龔卓軍任館長,游文玫接棒董事長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美術館MoCA 「神救援:楊茂林的內在英雄之旅」展覽 那些年藝術家楊茂林以藝術召喚的諸神軌跡
2023-11-03|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532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03-31|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