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1|撰文者:林侑澂
要怎麼樣成為一個畫家?好畫家呢?
2020年獲臺北美術獎入選獎的楊立,於2021年與策展人紀嘉華合作,在伊通公園舉辦了《煞風景田園詩》個展。藉由反傳統美學、不協調、具有破壞性的視覺,強而有力地轉述著當前不斷變換、不斷重新定義的世界。也明示了繪畫與藝術之間的差異,以展覽宣告「當代藝術的虛無,總能襯托出真正的繪畫」這樣的觀點。
【畫家是否能夠養成】
楊立繪畫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以一位畫家的養成而言,楊立在台灣及法國都接受過高等藝術學院的訓練。然而有趣的是,今日的楊立認為進入學院,就是為了有朝一日可以毀滅學院、甚至毀滅幫倒忙的藝術教育體制。
回憶起在法國的學院生活,楊立成為了自己口中的繪畫機器。當時的楊立每次完成作品後,總是難以表述自己對於作品的感受。這樣的落差,漸漸使得繪畫這件事情在楊立的心目中無法合理化。如此的感受影響甚深,至今也不斷提醒著楊立「什麼是我不喜歡的事情?」
【異質性的視點】
楊立繪畫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楊立認為反應生活、反應時代,將「古代不存在,現在才出現的事物」放入畫中,是作為畫家的天職之一。而來回台灣與法國二地的生活,讓楊立更經常留心於一些違和卻又人人習以為常的現象。對於這些日常中的「異質性」,楊立認為是最能夠代表當今人類文明狀態 / 處境的概念。相關的觀察和研究,也就成為了他「小亂局-新世界的後設凝視」的創作軸線。
「小亂局」所描繪的,是一個高度混雜的世界觀。例如森林與高樓的並置、優美風景前有著電線桿,東西方符號的交互亂入,對於楊立而言都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矛盾與衝突。不同元素出現在同一時空,往往合理又不合理。而當中所產生的異質性,不僅僅成為了你我的日常,也達到了某個值得被關注的高峰。
楊立繪畫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企圖描述難以定義的異質性,楊立的小亂局系列在一開始,就使用了非常多「讓不同世界觀的碰撞」的手法。畫面中出現了諸多衝擊性的視覺,森林與燃燒中的森林、繽紛叢林與黑白運動鞋、鮮花與腿毛、頹敗燃燒的建築、電玩遊戲的介面、戰爭意象、食物或動物、組裝怪異的機械裝置、噴漆與塗鴉的手法等等,都讓人錯愕卻又產生了好奇心。
REACTIONS
1
0
0
0
1
熱門新聞
1
2022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觀察跨國藝術活動在台灣的縮影
「2022桃源美展」6月17日起徵件開跑!聚焦「繪畫與書寫類」,催發在地當代視野
2022第3屆「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於台北喜來登展現重生藝術多元面貌
吳剛毅.彌雅的新立體解構主義 於鍾鼎藝術發表《城市漫遊系列》個展
停辦一年的台北當代並未因此「掉粉」,它為什麼如此吸引人?
「畫都」與「畫伯」,論繪畫,也話當年,關於「人.間-陳澄波與畫都」一展在嘉美館中的當代轉向與感性經驗
臺北啟動北美館擴建案 首座地下美術館,林中蘊藝翻轉美術館的未來想像
劉舒律個展《初夏圓舞曲》夏日抹清新,搭樂曲「沉浸式體驗」化情感為真實!
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之「111年全國美術展」 得獎名單揭曉!
鏟出生命莊嚴的躍動 國美館推出「做工的人:洪瑞麟與臺灣美術中的勞動身影」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策展桃美館「111年橫山書法藝術館申請展」評選結果出爐! 「觀.擬.什麼事?」計畫獲選 邀請觀者走進書藝的日常對話 預定9月下旬展出
2022-05-23|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30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藝文跨界北美館第9屆「X-site 計畫」首獎作品《藍屋》現已登場!以「藍屋藍」構築出一個多重運用的沉浸之所
2022-05-23|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