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博會時事觀點【2021 ART TAIPEI 專題】台北藝博公眾日正式開展!多元媒材帶領你進入當代藝術鑑賞之門!
2021-10-22|撰文者:林侑澂
【B01.大雋藝術】
黃麟詠,《晚餐吃一半》,油畫 畫布,159 x 232.5 cm,2021。圖/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提供
藝術家黃麟詠的創作,經常以多重時空、文化、畫風的相互激盪,幽默地敘述對於社會現象的觀察。畫作《晚餐吃一半》取自聖經中-最後的晚餐,卻將其本意的宗教敘事,替換成了「當代社會對於名利的崇拜現象」。畫中堆疊了各具象徵性的符號,顯示現今的後資本社會中,能證明生命價值的已經不單純是信仰,而是越來越著重在網路社群、社會地位、金錢等等層面。藝術家藉由大量的訊息碰撞,對於社會趨勢表達了提醒和批判。
值得關注的是,拼貼感十足的畫面完全由藝術家手繪創作。這不僅是繪畫能力的展現,也面對如今的藝術世界「藝術的物化」、「意義的平面化」表達了明確的對抗。複雜於解讀的畫面傳遞著龐大的訊息量,於是「如何解讀作品?」這問題的本身,也成為了相當有意思的多重選擇題。
【M04.藝星藝術中心】
梅丁衍,《無題》,油彩 畫布,91 x 72 cm,2021。圖/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提供
藝術家梅丁衍的創作生涯經常以精煉、去除情緒的冷幽默語彙,對於歷史及社會現實提出觀點。2021年全球情勢因為肺炎疫情、經貿和政治課題而不穩。雖說美中的對抗本質上是價值觀的衝突,但實際的表現則是各種外交利益的角力。今年六月美軍C-17A運輸機在松山機場降落,同時三位美國國會議員來訪,接著更有許多自由世界國家以疫苗等等方式支援台灣。國際局勢的迅速變化,使得台灣一躍而成多國新聞的焦點,甚至在國際間形成了某種隱約的共識。
台灣度過了多年的困境,如今漸漸受到支持必然是好事。然而在此同時,藝術家再次提出了希望與危機往往共存的觀點。新作《無題》描繪的玻璃瓶,寫著肺炎代號:COVID-19和Vaccine / 疫苗。然而灰階、模糊、晃動未對焦的視覺,形成了某種未定論感。而在未定論的狀態之下,該要關心的往往不僅是景況本身,也是「該如何保持思緒清醒」的自我認知。
【C02.大觀藝術空間】
梁育瑄,《北窗The North Window》,油彩 畫布,89 x 174 cm,2021。圖/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提供
藝術家梁育瑄再一次在繪畫中抽離了色相、聽覺和客觀時間。從近年專注的泡泡主題延續,取景自國美館的《北窗》細細地鋪陳出了一種「隨時即將破滅的雋永感」。清透的泡泡似乎沒有重量,卻又承載著無法忽視的精神厚度。空間去除了人的痕跡,純以光線、空氣和溫度的流動就讓意識蔓延其中。寫實畫風消弭了筆觸,也消弭了真實與虛幻的界線。清雅的畫面完整地體現出思路,顯示出了藝術家越來越成熟的創作狀態。
在難以定義的時空裡,觀畫者無法確定泡泡能否穿越玻璃窗?甚至無法確定它是否能維持到碰觸玻璃窗?藝術家經由畫筆,緩緩地記錄了大大小小的不確定。在清晰與恍然的反覆堆疊中,同時描繪著意識與無意識的精神狀態。畫作如同鏡面般,而其映照的並非物質的樣貌,而是意識精神、極其細微的流動途徑。真誠傳遞出一種在自然與制約中,依舊執著的處世心境。
【L10.安卓藝術】
謝鴻均,《庇護》,油畫/盾牌/Led燈條 Oil on shield, Led light,100 x 100 cm,2021。圖/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提供
藝術家謝鴻均多年以來進行女性研究,將其中的觀察與體悟轉換為了藝術創作。新作《庇護》的物件是冷硬而強烈的,和象徵萬物循環的植物、流動的筆觸、鮮豔的色彩形成了明確的二元對立。盾牌物件對於藝術家而言,是家族的長期負擔。也是同時具備了壓迫與保衛的意象,對於不同的群體 / 個體都象徵著個別意義。
此作借鑒了波提切利的名畫《雅典娜與半人馬》中,身軀上蔓延著植物的女神:以女性身分穩穩掌控戰爭與智慧的定位。隱喻著最終征服戰爭的,往往不是以戰止戰,而是更高一階的智慧。盾上的視窗之中裝置了燈光,當中的冷色調中描繪了蹲躲其中的小小人物,她 / 他似乎是曾經被困的藝術家,也其實能投射成任何一個被壓迫的個體。隱藏在作品背面的那一道裂痕,又冷漠地提醒:在漫天雷光之下,逃躲是完全無用的選擇。相較於藝術家過去從社會 / 歷史 / 神話的角度詮釋女性,在此作中也加入了一部分自身經歷的梳理。將多重的符號意象,組構成為能夠順暢敘事的繪畫裝置。
REACTIONS
4
3
0
0
3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首都藝術中心領軍台灣藝術家 進軍2025 BAMA釜山國際藝術博覽會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小說為骨、藝術為肉,有章藝術博物館「陳美玲」重現1960至1990年代台灣女性的韌性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拍賣藝文跨界時事觀點ART TAIPEI 時尚藝術跨界特區公益拍賣開箱暨捐贈儀式 11月5日直播頁面【2021 ART TAIPEI 專題】
2021-11-02|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442
焦點新聞
藝博會時事觀點ART TAIPEI 2021 精彩謝幕,逆境成長的藝術產業 收藏結構悄悄改變【2021 ART TAIPEI 專題】
2021-10-26|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329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博會時事觀點在歷經商品化之後 美學訴求的回歸與追溯 有關2021 ART TAIPEI 台北藝博的部分藝術狀態【2021 ART TAIPEI 專題】
2021-10-24|撰文者:王玉善10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