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聯展策展

加力畫廊《非常旺—藝術與語字的召喜》:不同風格的藝術,殊途同歸的實踐精神

加力畫廊非常旺—藝術與語字的召喜蘇旺伸李明則周珠旺

2022-01-11|撰文者:林侑澂

2022年的第一檔展覽,InART Space 加力畫廊發表了《非常旺—藝術與語字的召喜》聯展。策展人謝素貞以輕鬆的方式分享了三位藝術家很有意思的作品,藝術家蘇旺伸李明則周珠旺,分別帶來了具有高度辨識性的代表作。期望在肺炎疫情的壓抑氛圍之下,與觀眾們分享一個放鬆、愉快的觀展體驗。
加力畫廊《非常旺—藝術與語字的召喜》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非常旺—藝術與語字的召喜》的展覽名稱,源於加力畫廊杜招賢總監和策展人日常之間的玩笑話。最初是想將蘇旺伸、周珠旺名字中的兩個「旺」、李明則本名 / 暱稱中的「財」,做成喜氣的延伸物。例如以「旺旺發財」、「旺旺旺」來作設計,發展T袖、馬克杯等等的文創小物。一方面呼應新春時節的氣氛,另一方面也為嚴肅的防疫生活增添一份活力。
加力畫廊《非常旺—藝術與語字的召喜》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語字是溝通的工具,承載著期待、慾望、宣傳、祝福等等的意念。各個語字系統對於使用者而言,自然有著諸多情感投射。而對於非使用者,也能產生美感與趣味。語字被運用時會產生力量。這力量流動於使用者群體之間,蘊藏著共識、集體意志等等多重層次。就像是「非常旺」的展名,不僅連結著三位藝術家的名字和詞義,也很直觀地展現出一種台灣人口語間的說話方式。
蘇旺伸,《行道樹》,200 x 120 cm,油彩、布,2016。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蘇旺伸,《單調》,35 x 35 cm二件/35 x 27 cm四件,油彩、布,2015。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蘇旺伸,《犬之田》,85 x 62 cm,油彩、布,2019(局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蘇旺伸的繪畫長期扣合著他對大自然、群體生活、公共事務的關懷。從最早期有著明確政治暗喻的主題,到如今越來越日常的人世觀察,創作方向的漸變反應著藝術家的生命狀態。展覽中並置了蘇旺伸近年的創作軌跡,可以看見社會性的主題漸少,轉而更常描繪內觀式的當下經驗。
畫面中象徵不同地方的物件,取材自蘇旺伸居住過的左營、安平、漁光島、鳳林甚至北京的角落。路障、港口、煙囪、建築殘骸和氣球(企求),暗示著種種的變遷或現實無奈。構圖上切換著不同的透視,以半漂浮的體感,形成了超現實的遼闊空間。真實物件和抽象空間交疊,細緻地隱喻了藝術家內在的小宇宙。如今小宇宙中,游離多年的「四腳動物」、「類犬」已經成為了個人群體意識的凝結體。牠們以一種冷幽默的狀態,做著什麼或沒做什麼,藉此將某種「難以定義的內在經驗」視覺化。蘇旺伸以觀察者視角,描繪了充滿熱忱卻經常沉默的疏離氛圍。將台灣社會隱性、不陌生的某一部分,忠實地呈現在了畫布之上。
李明則,(由左至右)《一枝花》、《練武》、《台灣觀音》,三件約200 x 110 cm,玻璃纖維、壓克力顏料,2020-2021。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李明則,《菊花公子》,33 x 33 cm,現成物、紙漿、樹脂、瓷器,2020。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李明則,《天然芳香植物》,194 x 130 cm,壓克力、畫布,2020。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李明則的創作,均是提煉自真真切切的生活經驗。作品經常從日常的平凡物件發想,講述著生命的修行歷程。例如三件以玻璃纖維製作的大型「尪仔標」分別詮釋著民俗宗教、武俠漫畫與日常的人物。以樸拙的、具手繪特質的造型,塑造一種輕鬆親切的形象。多年來也蒐集了各式各樣的舊物件。板凳、刺繡、小磁磚,竹子或不同形狀的金屬零件,結合紙漿的塑形,敘述著屬於台灣人、一個世代的共同回憶。在畫布作品之中,則是再次以如同水墨皴法的筆鋒,勾勒半抽象的流動感和植物形象。敘述著使用植物精油的經驗,讓「聞到香味」這個無形的概念能夠透過視覺被感受到。
擅長多種材質對話、高度自我要求的李明則,總是力求作品的每個元素都能適當地揉合。創作的底蘊來自與生長之地、相伴之人的真摯相處,悉心感受著人文的脈動。在平凡之中,李明則將群體記憶拾起、細細珍藏。以棄朽之物為媒介,詮釋著生活中的哲思與禪意,表現出了悠遠而典雅的氣質。

加力畫廊非常旺—藝術與語字的召喜蘇旺伸李明則周珠旺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