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3|撰文者:林侑澂
2022臺南新藝獎|策展論述影片。影片/取自臺南新藝獎YOUTUBE官網
臺南市文化局自2013年開始,就以扶植青年藝術家、產官學多方協作為宗旨,創辦了臺南新藝獎(後稱新藝獎)。今(2022)年迎來了第十屆的里程碑,邀請到了在教學、研究與策展實務都有完備經驗的林平教授擔任策展人。籌辦了《森林的秘密—臺南新藝獎的苔蘚說》(後稱《苔蘚說》),將當代藝術的各個領域進行整合,再次呈現出臺南多元充沛的藝文能量(展期:2022/03/10-2022/04/10)。
2022臺南新藝獎,弎畫廊展出藝術家蔡沛倚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2022臺南新藝獎,弎畫廊展出藝術家陳漢聲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本屆的新藝獎,林平教授引用了美國環境科學學者Robin Wall Kimmerer著作《三千分之一的森林》概念為策展主軸。書中研究的「苔蘚」雖然微小、在森林中的佔比也不大,但在事實上卻扮演著充滿力量、銜接森林生機、維持生態永續的角色功能。林平教授由此衍伸出了「新藝獎=苔蘚」,而「藝術創作者和產業=森林」的藝術生態系思維。以關鍵支持者的角色,為新藝獎的定位做出了註解。
2022臺南新藝獎,水色藝術工坊展出藝術家龔寶稜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觀察《苔蘚說》的屬性,會發現臺南市文化局所建立的支撐系統是非常重要的。新藝獎並非只是一個徵件活動,而是經由時間累積、區域統合、各界共榮共生的機制。主辦方的資源一方面挹注在藝術創作曝光的本身,另一方面也挹注進了藝術的產業界的實務運作。
試著從經驗和展望的角度檢視新藝獎的機制,林平教授認為「物種的多樣性」是讓機制能夠長遠地發展的關鍵。此處所談的物種,並非只是指各式各樣藝術創作之間的水平性多樣,也是指將畫廊、藝博會、在地企業、學術研究者甚至佈展工作者,共構形成的垂直性多樣。透過將各種領域的藝術工作者媒合在一起,有效率地支持著藝術界的長遠發展。
2022臺南新藝獎,甘樂阿舍美術館展出藝術家陳泳丞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2022臺南新藝獎,甘樂阿舍美術館展出藝術家陳昱榮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目前全國大多數的公辦美展,評審機制仍以主辦單位和研究學者為主。然而本屆的新藝獎特別邀請到了歷屆策展人和畫廊從業者們進入選件之中,在審查的階段就納入了更多元的專業意見。這樣的模式,也在接下來展覽策辦的環節裡,讓藝術家們有機會獲得更多來自第一線 (作品本身或是產業連結)的實務建議。
2022臺南新藝獎,大新美術館展出藝術家徐婷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2022臺南新藝獎,大新美術館展出藝術家謝榕蔚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新藝獎的肯定,成為了歷屆得獎者們在藝術界發展的信心基礎。而得獎者們的成就,也為新藝獎奠定了優質的口碑。本屆新藝獎共徵集到約400件參選作品。最終的10位得獎者,則獲得了在臺南當地商業畫廊與替代機構的展出機會。有別於前幾屆與資深藝術家聯辦平行展的模式,今年林平教授帶領團隊從歷屆130組的得獎者中,梳理出15組能與本屆得主對話的作品。並為這10+15組的展覽者,分別媒合了最適當的空間發表展覽。
2022臺南新藝獎,醉美空間展出藝術家康雅筑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2022臺南新藝獎,醉美空間展出藝術家江宜瑾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林平教授在策展前期,就與10+1處展場(10畫廊+1餐旅業特展)、以及臺南藝術博覽會(畫廊協會主辦)深入地溝通,讓《苔蘚說》的動能達到最大化。無論是完全控光的「白盒子」、開放外光的「開放盒子」或回應時空環境的「老屋改造」,在《苔蘚說》之中的11處展場,都猶如藝術家的11個房間。尤其在研究各處不同的展場特性時,林平教授延伸了英國作家Virginia Woolf所提出:「女性能自主就得要有經濟力、要擁有自己的房間」概念。再次強調,藝術家 / 藝術品要有自己的空間才能夠發展成長。並且從主體性、經濟自主性的角度,勉勵藝術力與產業力在更深層次上的進步。
2022臺南新藝獎,加力畫廊展出藝術家巫宇庭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2022臺南新藝獎,加力畫廊展出藝術家張育嘉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每一處的畫廊 / 美術館空間,都自然會隨著展覽的累積,孕育出自身的特質。也會在無論選件、論述、佈置上有所偏好。在這個必然條件之下,林平教授為《苔蘚說》設定了一項「有點像,又不太一樣」的媒合原則。即是說引進展場的作品,盡量會符合空間的特質和畫廊的經營慣性,但是要有機會激盪出新的火花。此作法對於藝術家和展場經營者而言都會是既熟悉又略具挑戰,同樣也會是雙方換個角度學習的機會,並且成為獲得新思路的契機。
REACTIONS
2
1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探詢生命本質的原初與純粹:多納藝術《野境》林瑩真個展
終於盼到你!「ART SG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首屆參展名單公布,臺灣共八間畫廊參展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從高雄到國際,日籍新住民藝術家點亮台灣璀璨之光!台灣燈會作品《脈動》獲「設計界的奧斯卡」義大利國際設計大獎肯定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徵件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2022-06-2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562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特展(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2022-06-24|撰文者:臺南市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