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9|撰文者:王士源
大學教育提供學生知識與嘗試的沃土,也鼓勵學生在求學時構築夢想,並餵養學生崇高的理想。這樣的學習環境,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主任葉俊顯認為,假使畢業生沒有認清校園與社會環境之間的落差,會產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不要一開始就想成為第二個李安,那是不可能的事。」葉俊顯以李安為例說明道,學校教給學生的課,是如何成為一位好的導演、怎麼做導演工作。因此,學生在心中便需要有個底,知道假若日後進入業界,要成為導演,其實得從助理做起,苦幹實幹好一陣子,「好導演」的理想才有可能達成。
葉俊顯表示,檯面上光鮮亮麗的藝術工作者、藝術領域相關從業者,在成名前也是一樣,往往得從最基礎的實務做起,嚐過無數挫折,才會有今日的成就。但是他認為,大學教育讓學生滋養出的美麗夢想,常常只讓學生看到藝術家成功的光環,而忘了沒先吃過挫折與艱辛的苦果,不可能會有甜美的果實。
畢業後想當一位有影響力的藝術家,懷抱這樣子的理想,並沒有錯。但葉俊顯認為,要願意為了當藝術家,而彎下腰來,從助手、行政等基層工作開始做起。他說明,不要因為受過大學教育,而認為做基層工作是被大材小用,就選擇不做了。畢業生若選擇不做這些基層的工作,體會藝術工作的每個小細節,未來也很難成為一位成功藝術家。
藝術家的養成期動輒十幾年,結束了大學藝術高等教育,才只是邁向藝術家的第一步。葉俊顯表示,藝界新鮮人要去多方探索、詢問藝界前輩,看清楚從校園畢業到成為藝術家,這十多年間將會走過什麼路,並且腳踏實地的走下去,才有可能走到夢想的終點。
REFERENCE
影音專題:準備好了 就跳進社會攪和吧
藝術高教:藝術科系的另一條路
葉俊顯:想當藝術家?供需有落差
黃建宏:做二次學習 刺激產業發展
李足新:設限?念美術有無限可能
劉錫權:創作精通了 跨行不困難
楊北辰:在所學裡 找出有力的武器
吳岱融:進社會攪和 努力認清自己
影音專題:闖蕩藝壇 先學會幾招心法
藝術高教:畢業後的第一哩路
黃海鳴:大藝術家 不會被領域框住
陳擎耀:想見世面 國外駐村收穫多
葉俊顯:想當藝術家 不可能有捷徑
李足新:跨校辦畢展 突破媒合僵局
楊北辰:大學畢業後 還得奮鬥20年
黃海鳴:找幾個戰友 維繫創作熱情
楊北辰:江湖一點訣 找機會被栽培
影音專題:要畢業 問題一籮筐
藝術高教:邁向業界的最後一哩路
李足新:要走出校園 體驗業界標準
陳擎耀:要做藝術家 就不要「哀」
葉俊顯:沒管好錢 藝術生涯走不長
楊北辰:比賽得獎 早點累積認證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公布首批藝術家名單與策展子題
桃美館首任館長劉俊蘭借調期滿,8/1歸建臺藝大 關鍵四年擘劃桃美館館群發展架構 奠定城市美術館「桃園─國際」地基
新竹市美術館、241藝術空間雙館聯展《疫年紀事》 邀集國內外共16位藝術家,將疫情期間的遭遇轉化為藝術創作
地圖疊層的共時性:邱杰森製圖中的手工、勞動與地理記憶
胡朝聖策展,尋找藝術新星!2023臺南新藝獎8/10起徵件
2022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全展場NFT元宇宙體驗 進入藝術多重宇宙
國美館「111年全國美術展」盛大開展 ,11類媒材、125件得獎作品,為臺灣藝術多元生態注入生命力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官方公佈重開計畫及預算運用,從這個重建案我們可以學習些什麼?
2022「金車繪畫獎」徵件開跑,於8月1日起開放線上報名!
文化部打造國家隊前進「愛知三年展」 黃心健、許家維、余政達首次獲邀參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聯展策展遊蕩的感知!臺灣藝術大學105級美術系推出《在___天的漫遊中,我們找到了___》畢業展,邀請觀眾以全新視角審視自身的處境
2020-05-13|撰文者: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105級美術學系日/夜學士班畢業展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