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3|撰文者:王士源
12月9日討論會上,北美館館長黃海鳴表示,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已經送件,引起與會人士譁然。藝術家陳浚豪說北美館開這會,「莊孝維」,根本就是「摸頭」。台灣藝術大學老師廖新田,則舉出他的國際民調,說明國際藝術家對此案的不解,更呼籲北美館,在幽微的藝術論述外,應先考慮資源分配、大眾對台灣館的想像。
事情發展至此,北美館與藝術家僵持不下,廖新田認為要有個折衷方案。他表示,台灣館爭論焦點,在於外籍藝術家比例過高,北美館、藝術家、策展人也許能各讓一步,討論一個折衷方案。
廖新田說明,假如北美館與策展人同意,在不更動策展人提案的初衷、內容前提下,將原有三位藝術家的配置,再增加二至三個台灣藝術家,稀釋外籍藝術家的比例,如此大家也許雖不滿意,但至少可以接受。
在討論會上,廖新田也舉出參加國際會議時做的國際民調,提供北美館參考。他說,「假設貴館在威尼斯雙年展請非日本藝術家參展,你覺得如何?」日本廣島美術館館長越智裕二郎,第一個反應便是「為何要請非日本籍的人來代表日本?」。廖新田隔幾天再問幾位國外藝術家,也都說「Ridiculous!」,荒謬不可思議。
「問題很簡單,為什麼不是台灣人?」廖新田表示,台灣館由台灣人代表參加,這是普通常識。他以學者的角度提醒北美館,在評審的過程中,普通常識應該要比專業的藝術論述,還要優先考慮。他也提出問題「藝術論述與文化政策,誰先誰後? 與常識之間,如何做平衡?」提供在場藝界人士思考。
「若沒妥善處理,此事件將成為美術館與藝術家的鴻溝。」廖新田說,這個爭議或許不算是台灣美術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對於藝術家和美術館間的信任關係,影響卻是巨大的。
REFERENCE
快訊:雙年展辦公室怎麼辦?
快訊:台灣需要什麼樣的雙年展?
快訊:雙年展怎麼做 才能公有化?
張芳薇:不是小圈圈 是評審難栽培
黃建宏:徵件辦法含糊 埋爭議伏筆
陳浚豪:北美館必須重新評審
徐文瑞:脫離國家定位 是國際趨勢
黃海鳴:台灣館要走出國家定位
龍應台:要釐清定位 檢討機制中
北美館:討論四小時 將重組雙展辦
曹育維:工會自籌台灣館 拼主體性
陳建北:從行政程序 找出問題關鍵
湯皇珍:釐清好責任 才能打破僵局
廖新田:增加台灣人 別讓信任崩盤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泰德美術館「Turner 250」6月來台!「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將於中正紀念堂盛大展出高達80件真跡
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 VIP 預展直擊!看見南台灣獨有的藏家面貌,品味古今交會、東西薈萃的藝術能量
初春走進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感受當代藝術與古都文化的共鳴
富邦美術館推出巨型蜘蛛雕塑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首次在台個展!更合作金曲歌后張清芳錄製語音導覽
【專題企劃】浪漫主義「光之畫家」透納冥誕 250 週年:從傳統風景畫到抽象化表現的演進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上):協作與合作的力量,奇美博物館的策展之道
帝圖2025迎春拍0330盛大登場,寒舍主人舊藏明黃花梨羅漢床、與新加坡秋齋珍藏重量領銜
全球當代藝術市場腳步放緩,藝術新秀崛起:Artprice《2024年當代藝術市場報告》摘要與評析
「藏珍—清翫雅集卅周年慶收藏展」於史博館展出逾三百件作品,詮釋古今東西的文化傳承與精粹
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圓滿落幕,藝術與日常的模糊邊際 收藏延伸的生活品味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圓滿閉幕,同場加映宣布2026年代表臺灣參展藝術家
2024-11-2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