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美術館策展

臺美會聯合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推出「老派/新藝:藝術銀行沙龍展」,帶領觀者在古典的形制裡,鏈接臺灣的當代藝術

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當代新詮釋 老派/新藝:藝術銀行沙龍展屏東美術館

2024-06-11|撰文者: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文化部「藝術銀行」計畫,自啟動10年間已扶植超過一千位臺灣潛力藝術家、購藏逾三千件藝術作品。現由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臺美會)執行後,更致力與藝文產業開創對話契機,進而讓扶植臺灣潛力藝術家、促進購藏藝術作品流通之計畫宗旨,能演繹出更多元有趣的可能性。今年六月,由臺美會主理策劃,首度與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合作《老派/新藝:藝術銀行沙龍展》,即是復刻古典「沙龍展」展示形式,對照當代議題,規劃5類子題、67件藝術銀行購藏作品,在充滿日式建築歷史感的屏東美術館,開啟老派與新藝兩種概念的對話。參展藝術家共60位,其中不乏與屏東有深厚淵源的藝術家,例如:黃彥穎、張新丕、瀰力村男、黃至正、蔡孟閶、羅文欣等。

《老派/新藝:藝術銀行沙龍展》子題「象徵之物→召喚之物」作品展區。圖/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提供

老派題材的當代回應

《老派/新藝:藝術銀行沙龍展》以當代藝術表現手法,呈現老派展呈形式的想像與重新詮釋題材內容的可能性。「沙龍(Salon)」源自18世紀法國貴族邀集文人雅士齊聚,討論文藝時事、分享收藏之典故,從1725年起,羅浮宮裡的「方形沙龍(Salon Carrée)」成為法國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定期舉辦官方展覽的場地,自此成為展示歷史最初的原型之一。其展覽主題包括宗教故事、君王事蹟、人物肖像、日常風俗、風景及靜物。現今藝術家身處當代時空,如何回應自身在當代社會的角色以及生活經驗的重新演繹,仍與日常生活中的自然/人為風景、精神寄託、靜物觀察等題材息息相關。更多的是以當代語彙向觀賞者表述:藝術家身為社會的一份子,如何回應外在環境並與之共鳴。

《老派/新藝:藝術銀行沙龍展》子題「崇高典範→典範轉移」作品展區。圖/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提供

歷史建築與展場規劃的雙重對話

屏東美術館屬於二戰後第一代縣轄市官署建築,西元1953年落成啟用為屏東市公所辦公廳,2010年在文化部補助整修後重新啟用,在縣府與文化處積極運作下,現已是屏東地區重要的藝文機構。屏美館建築外觀設計強調垂直的線條語彙,牆面密集地呈現直線條搭配左右對稱的窗戶,使其呈現井然有序的排列趣味。本展在這樣具有歷史感與地方意義的場域之中,展示規劃也模擬古典裝飾性線板與牆面,讓藝術銀行購藏的當代藝術作品,以沙龍展上下錯落的垂直性,巧妙呼應屏東美術館的建築特色。本次藝術銀行與屏東文化處的文化串聯,也是臺美基金會希望屏美館扮演藝術傳遞與分享感動場域的願景之一。

《老派/新藝:藝術銀行沙龍展》子題「時代風俗→日常印象」作品展區。圖/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提供

創意互動的策展體驗

本展為豐富觀眾的觀展體驗,以藝術銀行核心服務價值「營造多樣、易於親近的藝術欣賞環境」為發想,特別設置教育互動區,以縮小比例的展場空間圖,搭配作品圖卡,邀請觀眾以宏觀的全知視角甫以手動操作的微觀體驗,在牆面上自行搭配選件,策劃出獨一無二的沙龍展。開展後將擇期舉辦沙龍講座與專家導覽,帶領觀者在古典的形制裡,鏈接臺灣的當代藝術,展期自6月1日至11月17日止,邀請大家到屏東美術館看展。

《老派/新藝:藝術銀行沙龍展》展覽現場。圖/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提供

展覽資訊
《老派/新藝:藝術銀行沙龍展》

藝術家:丁建中、王明仁、王皓諄、王達人、白倩于、江基名、吳世鈞、吳易澤、吳政璋、吳詠潔、李佩姍、李岳凌、李易暹、李銘星、李駿偉、杜珮詩、林文斌、林正哲、林君晏、林宜炫、邱錦屏、柳依蘭、洪俊銘、洪瑄、洪譽豪、涂智惟、張淳皓、張新丕、梁亞倫、許哲瑜、許璨麟、郭佩奇、陳文祥、陳正芳、陳永賢、陳劭彥、陳珮怡、陳逸宏、陳敬寶、陳擎耀、陳贊雲、彭楷騰、賀蕙芝、黃元煜、黃至正、黃彥穎、黃郁雯、黃舜廷、黃薇珉、楊子逸、詹詠幀、劉芸怡、蔡孟閶、蔡譯德、謝易辰、藍仲軒、魏禎宏、羅文欣、瀰力村男、黨若洪(按姓名筆劃排序)
● 展覽時間:2024/6/1-11/17
● 展覽地點:屏東美術館
● 《老派/新藝:藝術銀行沙龍展》網址請詳:https://ptam.ptcg.gov.tw/

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當代新詮釋 老派/新藝:藝術銀行沙龍展屏東美術館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