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8|撰文者:石浩吉、劉家蓉
清末民初繪畫大師在中西合壁概念上的相對位置與價格趨勢
如果我們以橫軸概略地代表中西方繪畫風格的偏向,縱軸則呈現最近期的拍賣成交平均價格,或許可以看出一些重要的收藏趨勢。
資料來源: 雅昌2017年統計數字; 帝圖藝術研究中心整理。
由此類似橫向光譜的形式,我們除了試圖定位上述近現代經典大師在中西合壁概念上的相對位置,配合近年拍賣市場上的價格差異,可以約略看出下列趨勢:
(1) 常玉的作品實至名歸: 常玉的每平方尺單價遠高於其他畫家,除了可能確實反映了常玉作品的藝術價值之外,常玉的作品總數量相對極少(油畫創作估計僅有300幅左右),常玉其中一部分最好的作品還被收藏在台灣歷史博物館等不會釋出原作到市場的機構,所以市場流通量極少,對藏家來說過於稀有而供不應求也是高單價的可能原因;
(2) 部分國畫價格仍被低估: 總體來說偏向國畫風格的單價還是蠻明顯地低於偏西畫風格的單價,我們相信齊白石以及「渡海三家」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等偏向傳統國畫風格的作品拍賣價格仍是被相對低估的,換句話說,這些國畫大師的作品相對於西畫價格可能還有更高的成長空間;
(3) 中西合璧將成趨勢: 若以繪畫技法中西合璧的程度來看,一定程度中西合璧的畫家作品似乎確實更受到市場的欽睞與追捧,如今網路資訊與各種媒材如此發達的年代,或許未來好的藝術創作會逐漸不分媒材、不分中西,而是以極其自我的風格與文化特色作為核心。
另外,如果我們將縱軸改成拍賣成交總金額,則又呈現出不同意義。
資料來源: 雅昌2016年統計數字; 帝圖藝術研究中心整理。
從個別畫家2016全年的拍賣成交總金額,我們又可以看出一些趨勢:
(1) 越來越多人發現國畫的收藏價值: 國畫風格的作品每平方尺單價雖然偏低,然而近年的拍賣總成交金額卻表現不俗,以市場活絡的程度來說甚至明顯優於西畫風格的作品,尤其張大千、齊白石、傅抱石等看來都是藏家非常積極投資或收藏的作品,就像股市有所謂「量先價行」,最精明的藏家通常都能比較快狠準地抓到畫作的拍賣價格趨勢,或許這些交易量大、成交金額突出的大師作品,其投資潛力在未來幾年可能較快反應在拍賣價格上;
(2) 傅抱石與李可染價量均衡: 相對來說,傅抱石與李可染的作品在拍賣市場的成交單價與成交金額都表現相對均衡,比較像股市裡成交價量均衡的績優股,一直受到中高端藏家的穩定欽睞;
(3) 溥心畬、黃君璧的投資價值仍待發掘: 我們可以看到「渡海三家」當中張大千的成交單價與總金額都表現不凡,然而另兩位溥心畬與黃君璧的作品近年來無論是成交單價或總金額來看似乎都還沒反應其該有的價值,拉長時間來看,或許溥心畬與黃君璧的拍賣價格在未來可能潛藏更大的成長空間。
本文繪畫作品圖片來源: 帝圖藝術2017秋季拍賣會、台灣史博館常玉限量微噴複製畫授權圖檔、帝圖藝術歷年拍賣圖錄等。
REACTIONS
12
4
2
5
8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餘物與殘響─寫《拾人牙穢—王若冰×陳賽華灌駐地成果展》( 2024年度絕對放送「李俊賢Hornsun獎」)
城市中的駭客路徑──談顏珮珊的「此路有通」(2024年度絕對放送「放送特別獎」)
橫山書法藝術館「當下・朱振南書藝展」 新闢當下墨境 探尋傳統底蘊
【創藝.薈萃—2025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展覽總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藝博會時事觀點ART TAIPEI 2021的過去與現在 - 臺灣近現代藝術史的發展【2021 ART TAIPEI 專題】
2021-10-18|撰文者:劉錡豫(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