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專題企畫

藝術產業

近現代經典大師的繪畫改革與中西合璧

近現代繪畫改革中西合璧書畫張大千

2017-10-08|撰文者:石浩吉、劉家蓉


陳澄波與廖繼春-引進西方印象派、野獸派與抽象主義畫風
陳澄波(1895-1947)父親是前清秀才,進入嘉義公學校之後曾受石川欽一郎指點而進入西畫領域(石川欽一郎是台灣西畫教育的開拓者,李澤藩、李石樵、藍蔭鼎等都曾是他的學生)。29歲考取當時藝術界最高殿堂日本東京美術學校,成為台灣第一代留學日本的西畫家。陳澄波前所未有的以台灣人身分入選日本帝展,也極少見的在日治時期到大陸大專院校美術科任教。早期日本西畫畫壇充斥印象派畫風,陳澄波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西畫,甚至明顯受到梵谷風格的影響,「印象派」或「後印象派」也是台灣早期西畫畫家常見的畫風
圖/ 陳澄波|風景 23x32cm
陳澄波一生活躍於台灣、東京和上海畫壇,然而1947年陳澄波受到台灣228事件牽連而罹難,其生平也成為當時歷史背景下美術現代化過程的縮影。陳澄波引進了西方印象派油畫來呈現東方風景的味道,也被很多人譽為「台灣繪畫的現代主義之父」。
廖繼春(1902-1976)年紀比陳澄波小卻是彼此的知己畫友,廖繼春1922年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學校畢業後同樣也赴日本就讀於東京美術學校,1927年畢業後返台,並成為第二位入選日本帝展的台灣人。廖繼春的油畫創作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早年作品受日本外光派影響;中年作品趨半抽象,偏愛粉紅色與綠藍綠色調的對比,呈現野獸派風格;1962年應美國政府邀請赴美考察習畫,遍觀美國各大美術館,視野得以擴大,晚年達到個人繪畫高峰,作品呈半具象半抽象,主題多表現台灣的鄉土特色。廖繼春與陳澄波引進了西方印象派、野獸派與抽象主義畫風,並呈現出鄉土的情感,成為台灣日據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兩位畫家。
圖/ 廖繼春|威尼斯 23x32cm
徐悲鴻、陳澄波、廖繼春,各自引進了當時西方幾個最重要的繪畫風格,其中陳澄波與廖繼春甚至已經完全以西方油畫的媒材呈現大部分的作品。然而,大約同一時期卻有畫家堅持中國傳統水墨的媒材卻反而融合了西方繪畫的特點,以水墨呈現出極具現代感的國畫,傅抱石與李可染就是其中兩位代表性的畫家。

近現代繪畫改革中西合璧書畫張大千
REACTIONS
喜愛

12

好美

4

2

5

厲害

8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