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8|撰文者:石浩吉、劉家蓉
黃君璧-半寫實雲水瀑布
黃君璧(1898-1991)從學國畫之日起就兼學西畫,屬於當時少數兼通西畫的國畫家,並開始引進西方透視法、比例、光影等概念入畫,西方藝術界部分人士甚至稱黃君璧為「中國新古典派」。對日抗戰開始前後,黃君璧遊訪名山大川,與張大千等人四處寫生創作,期間亦擔任國家美術相關之教育與審查委員,推動美術改革。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黃君璧於臺灣師範大學擔任藝術系教授兼主任,教學生涯將近三十年,在台灣美術界的影響很大。
圖/ 黃君璧|秋林圖 59x108cm
黃君璧的作品以「白雲」和「飛瀑」的半寫實山水題材最為人知,曾為此走訪世界三大瀑布,並以此獨創新的技法以逼真地傳達瀑布流動的視覺效果,賦予中國傳統山水畫一種新的呈現。黃君璧常描繪瀑布飛流直下的畫面,除了保有中國傳統山水的磅礴大氣,同時又帶有西畫理性寫實的技法。
圖/ 黃君璧|翠峰飛瀑 131x54cm、秋壑渡江 56.5x29cm、雲壑幽居 90x28cm
然而,無論是齊白石、溥心畬、張大千、黃君璧,其繪畫改革的基調大致上仍是以中國傳統繪畫為基礎,再或多或少地吸取西方繪畫的技巧或精神來獨創自己的風格。但如果真要說到中國美術史上第一位接受完整的西方古典學院嚴格教育的畫家,就一定要提到徐悲鴻。
REACTIONS
11
3
2
5
8
熱門新聞
1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公布首批藝術家名單與策展子題
桃美館首任館長劉俊蘭借調期滿,8/1歸建臺藝大 關鍵四年擘劃桃美館館群發展架構 奠定城市美術館「桃園─國際」地基
新竹市美術館、241藝術空間雙館聯展《疫年紀事》 邀集國內外共16位藝術家,將疫情期間的遭遇轉化為藝術創作
地圖疊層的共時性:邱杰森製圖中的手工、勞動與地理記憶
胡朝聖策展,尋找藝術新星!2023臺南新藝獎8/10起徵件
2022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全展場NFT元宇宙體驗 進入藝術多重宇宙
國美館「111年全國美術展」盛大開展 ,11類媒材、125件得獎作品,為臺灣藝術多元生態注入生命力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官方公佈重開計畫及預算運用,從這個重建案我們可以學習些什麼?
2022「金車繪畫獎」徵件開跑,於8月1日起開放線上報名!
文化部打造國家隊前進「愛知三年展」 黃心健、許家維、余政達首次獲邀參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藝博會時事觀點ART TAIPEI 2021的過去與現在 - 臺灣近現代藝術史的發展【2021 ART TAIPEI 專題】
2021-10-18|撰文者:劉錡豫(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