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後終究還是一個人」 - 美國畫家愛德華·霍普 Edward Hopper
2019-07-09|撰文者:詔藝
“Great art is the outward expression of an inner life in the artist.”
― Edward Hopper
“偉大的藝術,是藝術家內心生活的外在表現。” - 愛德華·霍普
霍普,〈自畫像〉(Self-Portrait),油彩畫布,1925 - 1930。© 2018 Heirs of Josephine Hopper / Image source: WIKIART
藝術家生平
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1882年7月22日-1967年5月15日),出生在紐約州的上奈亞克鎮(Upper Nyack, New York)父母親都有荷蘭血統,父親是位乾貨商 (dry-foods merchant),母親從娘家也繼承了為數不少的財產,家庭經濟基本上尚稱富裕,家中除了他外,還有一位姊姊。而雙親對於家裡兩位小孩的教育頗為注重,因此姐弟兩位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霍普自幼學業優異,並在五歲時就表現出對於繪畫的天賦。由於母親也熱愛藝術,他的父母不但鼓勵他從事創作,也為他提供相關資料和所需要的器材。在1895年(時年13歲),他創作了第一幅簽名油畫〈在洛基灣的划艇〉。這位藝術家天性安靜而保守,不善社交,因此朋友不多,他大部分時間都花閱讀和藝術上,這些特質在後來或許都反映到他的作品上。
霍普,〈在洛基灣的划艇〉(Rowboat in Rocky Cove),油彩畫布,1895。© 2018 Heirs of Josephine Hopper / Image source: WIKIART
高中畢業時,他表示想以藝術創作為職志,他的父母親建議他去學習商用藝術,對於生活比較有保障。因此霍普於1899年起開始藝術函授課程,之後進入紐約藝術與設計學院(The New York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後來的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在那裡待了六年。
霍普早期的風格比較偏向法國印象派大師馬內(ÉdouardManet)和竇加(Edgar Degas)。但真正對霍普產生重大影響的,反倒不是在繪畫方面,而是來自他的藝術家老師羅伯特・亨利(Robert Henri, 1865 – 1929),鼓勵學生們:「用[你們]的藝術去翻攪這個世界」(“use [your] art to make a stir in the world”),並說「重要的並非物件本身,而是你對它的感受」(“It isn't the subject that counts but what you feel about it.”),以及「忘記藝術,去描繪生活中你感興趣的東西(“Forget about art and paint pictures of what interests you in life.”)。
羅伯特・亨利,〈Edna Smith in a Japanese Wrap〉,油彩畫布,約1915。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1905年,霍普起初在一家廣告公司做封面設計,後來去過三次巴黎,但他似乎沒有因此受到歐洲印象派、後印象派以外任何藝術風潮的影響,且特別有趣的一件事,是他曾表示「根本不記得曾經聽說過畢卡索這個人」(“didn't remember having heard of Picasso at all”)。而他曾評價林布蘭的〈夜巡〉(Nightwatch)是「我所見過的最奇妙的東西」 ( “the most wonderful thing of his I have seen”)。印象派著重光影表現與寫生,對於自然的描繪認為只有眼睛所見的才是王道。霍普雖然也認同印象派,但回到美國後,他眼下的美國景緻,是透過他的繪畫來探索現代都會裡人造燈光與城市中的「心理風景」。同樣著重光影,霍普透過細膩的色彩與構圖表現出寂寥與冷漠,更加強化了人類心理層面潛意識裡對孤獨感的無奈。
霍普的藝術生涯始於1913年,當年31歲的他,參加了紐約的軍械庫藝博會(The Armony Show)後,有了作品銷售才真正開始大鳴大放。此後,終其一生,他有興趣的主題都再也沒有和歐洲流行的藝術有關,而是以「現實主義」(Realism)類型的繪畫為核心。年輕時期霍普的創作並沒有受到太大關注,也尚未被主流藏家接受。當時美國(或是更全面一點,是指「西方」)收藏家普遍偏愛歐洲印象派、後印象派藝術家的作品,也和現時多數「非藝術文化主流國家」相同,藏家對於自己國家藝術家的信心嚴重不足,也有那種看不起自己人的味道。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無盡探問靈魂的本質,錄像藝術的領航者比爾.維歐拉(Bill Viola)逝世,享壽73歲
2024-07-16|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2478
多納藝術與必應創造合作 邀請美國藝術家坦尼斯 來台展出《Drag Landscapes》變裝皇后系列
2021-10-04|撰文者:林侑澂7283
光線下的融雪和霧氣 美國藝術家Spencer Finch作品中詩性的色彩
2021-07-05|撰文者:張家馨3534
紐約佳士得Ebsworth私人收藏專拍 刷新Hopper等13位藝術家拍賣紀錄
2018-11-15|撰文者:劉家蓉4568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189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