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9|撰文者:林侑澂
【W03 藝術基金會特區】台北國際藝術村,Candy Bird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台灣的藝術界、各崗位的藝術工作者一直都是懷抱著熱忱與理想,執著地為藝術付出。半世紀以來,累積了有目共睹的厚實底蘊。近年來因應大環境趨勢,也正努力不懈地拓展不同的可能。本屆台北藝博與紐約ARTNET藝術新聞網合作,在活動舉辦及海外宣傳上邁出了一大步。而與公共電視合作推出六集共六小時的「藝術的推手」節目,也讓藝術的推廣擴展到更加大眾的傳播媒體。
在主辦方悉心規畫之下,11場藝術沙龍與6場文化論壇內容多元充實。結合著藏家精品、藝術基金會、後解嚴藝術、海外美術館等等特展主題,讓台北藝博的商業性與學術性並重。更同時在價格不變的前提下提高最小展位的面積,期望落實更好的展商服務。本屆的台北藝博共計有35家世界各地的參展者首次加入,且開幕前已經累積了80場的團體導覽預約,對於藝術更深更廣的大眾推廣不遺餘力,可見用心。
【Y06 特展專區】鄭月妹,《「回」-大甲溪之源》,台灣工研院電光系統所產學研究合作。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進入位於世貿的展場之中,相當讓人驚豔、相當值得關注的是-有越來越多的參展者,開始將「策展」的思維帶進藝博會。讓各展間不再僅是掛著作品的牆面,而是提供了一場場完整的展覽體驗。且參展者們更加願意提供大型的作品置放在公共區域,讓展場的節奏更為豐富。參展者們的努力讓現場氣氛不再單純是密集曝光的銷售導向,而是融入了更多的美學機能、共同執行了一場大型的展覽策辦項目。
【Y01 特展專區】墨子(MOTSE),《TOM》,影像裝置,背投投影儀/裝置,上海寶龍藝術中心特展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2019年第26屆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建立了許多有別於往年的提升。即便原因和過程都極具挑戰性,幾乎可說是艱難。但展會品質的再升級,入場看展的觀眾們都是最大、最終的贏家。無論是感受全場的氛圍,或是細細欣賞每一件藝術家悉心創作的藝術品,本屆的台北藝博都提供了諸多的可觀之處。相信無論是藝術工作者、藝術的長期愛好者或是一年只入場一次的新興觀眾,都可以在為期五天的展會中,遇見屬於自己的感動與收穫。也相信在各界的偕手努力下,台灣的藝術產業將能夠深根在地、放眼國際。
如同開幕記者會上的致詞:
無論風向球如何轉變,台灣藝術界前行的步伐,不會停止。
更多2019台北藝博相關訊息請進
展會資訊-
尊榮貴賓預展|
2019年10月17日 12:00-15:00
貴賓預展時間|
2019年10月17日 15:00-21:00
2019年10月18日 11:00-14:00
公眾展期|
2019年10月18日 14:00-19:00
2019年10月19-20日 11:00-19:00
2019年10月21日 11:00-18:00
展覽地點|
台北世貿1館(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
REACTIONS
11
4
1
1
2
熱門新聞
1
先聲奪人「潮」!ONE ART Taipei 2021 藝術台北中的人流、金流與潮流(1/16更新展位銷售成績)
2021桃園市兒童美術館策展徵件開跑!
「非現實的真實存在」羅展鵬繪畫中所覺知的萬物因果
2021迎接「波依斯年」:為紀念約瑟夫·波依斯百年誕辰 德國各地整年舉辦超過20檔大型展演
低眉藝術 (Lowbrow Art) 到潮藝術:一種被學院忽略、被市場追捧的當代視覺表現
「『自由』與『多元』是國內外創作環境最大的差別!」 ─ 台灣收藏家側寫系列之七
彭譯毅的[一 一]以建築材料書寫藝術日記
忠泰美術館《殘山剩水》當代藝術展 疫情時代中提問「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
韓國最具影響力藝術家金昌烈逝世,享年九十一歲
抱歉了錢錢!北美館推出全新藝術商店與設計商品 邀你一起「貼近北美館」!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藝博會采泥藝術☓2020 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Booth H01:霍剛、李光裕、陸先銘、楊北辰、宋曉明│公共藝術PA3:蔡志松
2020-10-22|撰文者:采泥藝術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