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很像,就完全沒有說服力!」 ─ 台灣收藏家側寫系列之五
2020-12-21|撰文者:詔藝
J:我關注作品的類別很廣,我對於藝術品收藏的心態是蠻開放的,沒有什麼特別排斥的類別或媒材。例如這陣子很紅的西班牙人氣藝術家Adriana Oliver(1990 – ),我是因為特別欣賞莫迪尼亞尼(Amedeo Modigliani, 1884 – 1920)的那種眼神空洞的肖像作品,所以對於看不見表情的Adriana就會產生一種「連結」。喜歡這樣類型的作品,也很難講什麼用理性去分析,太理性不就又缺少感性了嗎?(笑)
詔藝 攝。Copyright by the Artist
我在不同時期會喜歡不同的作品,這些在之後回頭看,會察覺自己一直在改變,這樣的發現「很療癒」,也會因此更了解自己。
雖然身為女性,理當支持以女性為主題的各項活動,但我真的覺得現在還在以女性藝術家為主題或名目的展覽,如「某某女性藝術聯展」等等,已經有點氾濫過度。這個議題其實在我們這個時代應該已經沒有特殊性,女性無論做為重要的政治人物、各行各業的意見領袖或專業,到今天我們所談論的藝術家,實在無需特別強調。過於刻意提出這點,好像女性不太行還是比較弱勢,需要受到特殊待遇,反而讓這樣一個議題淪為「廣告形式」而已,這是即使身為女性的我也已經感覺到厭煩的一個主題。
詔藝 攝。Copyright by the Artist
Q:關於如何進入收藏的方法,有沒有經驗可以分享?
J:市場上「靠人緣」在銷售作品的狀況很常見,也不算是什麼大新聞。比較困擾我的是,有些藝術家朋友會不想透過畫廊,私下賣作品給我。對於這些作品的來源當然沒有什麼問題,但很有問題的是,在當今市場中,如果沒有「公開展出」過、辦過展覽的作品,沒上過圖錄畫冊的作品,好像就容易被質疑,所以我偏向購藏有在公開場合中出現(例如展覽或拍賣會)中的作品,這樣總感覺比較踏實。
我基本上是比較靠感覺,看到喜歡的,負擔的起的話才會買,若沒親眼看過作品的話,比較沒有安全感,通常會花點時間考慮。至於畫廊的推薦對我來說現在已經沒有什麼作用,他們時常用前景看好的說法,但如果真的預測這麼準,他們大可自己將作品留下來,就可以變成大富豪,何必要把東西賣給我呢?因此用邏輯推就可以知道這根本沒道理,因此銷售話術完全不會影響到我。
我承認建立清楚「藝術史」的觀念很重要,但我也認為美感是靠「長期累積」持續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的,所以現在可以靠著「一見鍾情」的感覺來收藏。(笑)例如最近我收藏的五木田智央(Gokita Tomoo, 1969 – )就是個「一見鍾情」的例子。
詔藝 攝。Copyright by the Artist
Q:一年大概會花多少預算做收藏?
J:欸…這很私密欸!我收藏的預算有很大原因是因為先前運氣好,在金融方面的投資成功,累積了一定的資本。但很實際來說,我真的沒有什麼一年花多少預算收藏的概念,但這也不是說我是超級富豪沒有預算底線。我只能說,有時候剛好碰到對的東西,剛好是自己喜歡的藝術家,又剛好那件就是特別愛,你就是會下手。我甚至會將其它東西拿去賣掉,以換取資金來收藏那件作品,即使當下有些超出我可以承受的範圍。我的個性真的會這樣做,甚至我正是這樣在執行!這幾年間我把那些柏金包都賣了,因為有了作品之後,我已經不再需要那些東西。
至於單件作品,我確實擁有單件價值上千萬元的作品。但如果現在要我花錢收藏,真的很喜歡很喜歡的話,上限大概就是500、600萬左右,一般的話大概300萬是可以接受的價位吧!?
詔藝 攝。Copyright by the Artist
Q:收藏帶給你生活什麼樣的改變?
J:我覺得藝術品真正的價值,在於「藝術」,而不在於「品」。它真正崇高的地方在於「藝術」這個層面,可以幫助心靈方面的提升。我收藏藝術品很大原因是,當我在家裡看著我的收藏時,我會覺得很放鬆而被療癒。
有些人因為藝術而交了很多朋友,這在我身上沒有遇到,因為我不是個會跟別人提到我有在收藏的人。之所以認為沒有必要透露,是因為藝術圈中很多人都號稱收藏家,但根本就沒有收藏過什麼東西,因此我也沒必要特別強調。對我來說,不透露的話,在藝術界中走跳就會被當空氣,透露的話,又會引起銷售人士覬覦,有時候真的很困擾也不舒服。
收藏藝術品可以帶給我許多我從未想過的快樂,藝術家可以透過藝術品,將他們的生活經驗放大,那些經驗可能會和我產生一些「連結」,一旦有這樣的感覺,我就會覺得獲得許多收穫。因此收藏這個「過程」,讓我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憑直覺收藏不是比較Fun嗎?」 ─ 台灣收藏家側寫系列之三
2020-12-02|撰文者:詔藝11493
「就是那種『有連結』的感覺!」 ─ 台灣收藏家側寫系列之二
2020-11-30|撰文者:詔藝10672
「怎麼區分『非善類』和『真誠』的人?」 ─ 台灣收藏家側寫系列之九(第一季最終回)
2021-02-01|撰文者:詔藝10449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195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171
陳昱榮「源像邊際 Cluster-Pixel Boundary」:資訊轉譯為賦格(fugue)?視覺下感官的再擴延
2024-11-21|撰文者:王襦萱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