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古典大師現代藝術時事觀點

【藝術解謎】當藝術詮釋「男性裸體」時,如何解析其中的慣性認知與意識形態?

藝術解謎藝術史男性軀體慣性意識形態

2021-07-06|撰文者:林侑澂

Antonio Canova,《Psyche Revived by Cupid's Kiss》,Marble,1787-1793,155 x 168 cm。image/Wikimedia
以上傳統三種男性裸體的典型,在不同的作品中各自占有比例。自文藝復興後數個世紀持續發展著。而到了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 時代,藝術家們對於「青春稚嫩的裸體」的表現熱情來到了高峰。這段時間裡,酒神Dionysus、加尼米德Ganymede、牧童Shepherds 等等男性的青春裸體,被標榜為無暇美好的象徵。例如18世紀的丹麥藝術家Bertel Thorvaldsen,就反覆地詮釋著加尼米德的形象。而義大利藝術家Antonio Canova,則是將丘比特Cupid的那對翅膀視作藝術挑戰。在呈現出迷戀、嚮往的同時,也展現出了戲劇化的創作能力。
Michelangelo,《 David》,Marble,1501-1504,517 x 199 cm。image/Wikimedia
當藝術史討論到裸體(尤其是男性 / 雕塑)時,經常會涉及到「對置Contrapposto」站姿的概念。這種將重心置於一條腿上、臀部與肩部傾斜的體態源於五世紀的希臘,能在靜止狀態中形成動態暗示。最著名的代表就是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它不僅僅是一種讓雕塑維持平衡的技巧,也形成了S型體態的沙漏效果Curvy, Hourglass Effect。當代的加拿大學者Farid Pazhoohi 也曾根據統計推測:「我們認為數百年前的藝術家們,已經直觀地意識到這樣的姿勢更加吸引人,並且將之運用在藝術創作之中。」至今許多不同類型的視覺藝術,也都會自然地採用這樣的方式創作。
隨著社會人文的發展,藝術漸漸不再是某個階級的人們所獨有的特權,無論內容或形式都持續地演化。於是男性裸體在藝術上的表現,也自然地衍生出有別於上述三種典型的詮釋。

【四、敘述意志狀態的裸體】:

Pablo Picasso,《La Vie》,Oil on canvas,1903,239 x 170 cm。image/Wikimedia
這一類型的作品已經不再崇尚完美典型,甚至開始直面人性中負面的部分。可以說自此,藝術家們開始將創作中「宣傳與教化」的目的性屏除。例如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 在藍色時期所做的《La Vie》,就敘述著藝術家生命中最晦暗的階段,貧困而無奈。而席勒Egon Schiele的《Self-Portrait》,則是透過非寫實的手法,展示出了一種藝術家與生俱來的躁動、狷狂和神經質。
Egon Schiele,《Self-Portrait》,Watercolor, gouache, and graphite on paper,1911,51.4 x 34.9 cm。image/Wikimedia
隨著人心人性越來越是複雜,藝術創作的指向也更是多元化。當目光轉向現當代時,20世紀以降,西方世界經歷了一戰、二戰期間高漲的國族主義。這使的藝術家們很快開始了,關於群體利益與個人價值之間的衝突思辨。無論是直接將戰爭做為題材,或是內向地進行個人意志探索。人們對於藝術的期待,開始越來越關注個體的精神樣貌(也不再那麼避諱性徵)。這樣的氛圍,驅使著藝術表現上的各種主義 / 風格蓬勃發展。尤其是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 的出現,讓藝術家們漸漸擱置一部份的社會責任,創作出現了更多具備反叛精神、不完美、主體化的題材表現。

藝術解謎藝術史男性軀體慣性意識形態
REACTIONS
喜愛

6

好美

22

1

7

厲害

12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