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野畫廊《邊際》吳熙吉個展 身處抽離的視點 關懷著萬物的運行
2022-04-27|撰文者:林侑澂
人生是在邊際上不斷地選擇,一次次的決定,定義了此時此刻的自己。對於藝術家吳熙吉(1965-)而言,繪畫比人生更貼近人生。繪畫過程中不斷的磨練與抉擇,是最能夠體現生命樣貌的紀錄。2022年紅野畫廊 Powen Gallery與吳熙吉合作展出《邊際》個展。在洗鍊的畫風之中,緩緩地講述一位藝術修行者的物我觀察。
藝術家是不從眾的,吳熙吉的媒材選擇很貼切地反應了這樣的特質。過去的十二年裡,吳熙吉鑽研於油性粉彩的材質探索,油性粉彩無法像流體顏料一樣直接調色,其粉狀的特性,在保存上需更加謹慎。於是作畫者們,大多將其用於速寫或者複合媒材的一環,較少成為完整作品的主體。
紅野畫廊,吳熙吉《邊際》個展,展場實紀。圖/紅野畫廊提供
然而吳熙吉對於油性粉彩情有獨鍾,面對其特性不斷地進行實驗,試圖找到跨越框架的方法。從基底材開始,其發現「毛細孔鬆軟、能夠呼吸」的紙材是最適合且穩定的選項。於是如今使用的大多是高磅數、純棉的無酸紙。而在作畫之前,吳熙吉會將紙材晾起一星期以上的時間,讓其充分地通風。這樣的步驟能夠使得油性粉彩的色粉,更容易附著到紙材的內部纖維之中,且在完成後更益於保存。
吳熙吉,《邊際-4 Border-4》,綜合媒材、義大利無酸紙,74x117cm(43F),2021。圖/紅野畫廊提供
在作畫上,吳熙吉同樣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模式。在反覆的實驗之後,吳熙吉發展出類似透明水彩罩染的模式進行調色,也就是在鋪陳一層色彩後,用刮板刮除紙張表面的色粉。這個步驟在刮除的同時,也同樣會將色粉「壓入」紙材毛細孔之中。而下一層不同的色粉也以同樣的方式作畫。假設前一層色粉的量填滿了紙材70%的毛細孔,後一層填滿了另外的30%,就能夠形成兩層色粉交疊之後的色彩效果。依畫面需求,也可能會依不同比例改變色粉的用量、或是更多層的交疊。這樣的作畫方式刮除前後的效果並不相同,需要藉由累積的經驗進行事前的規劃。在這多年之間持續探索與克服問題的過程,也成為了吳熙吉在藝術實踐的樂趣之一。
吳熙吉,《邊際-10 Border-10》,綜合媒材、義大利無酸紙,74x117cm(43F),2021。圖/紅野畫廊提供
有別於傳統上用手指、紙筆推開色粉的畫法,吳熙吉運用了刮板讓色粉進入紙材。同時刮和壓的過程,也在畫面中形成了如同紡織品縱橫交錯的肌理。這樣的作畫技法,幾乎沒有前例可以參考,形成了特殊的畫面質感。
油性粉彩刮與壓前後的效果、不同階段的比例,都需要經過細微的操作,才能在線條與色彩間寄託作畫者的意念。於是畫面中的單一色相,能夠蘊含多層而輕透的效果。並且在多個色相並置的過程中,形成了非常豐富的色彩對話。也由於這樣的技法可以讓色粉深入紙材,完成後免去了噴膠的步驟,讓最終的色彩呈現能夠更加地亮麗且穩定。
吳熙吉,《邊際-17 Border-17》,綜合媒材、義大利無酸紙,29x29cm(4F),2021。圖/紅野畫廊提供
畫中的植物、山、海、島,分別取材自宜蘭的海濱生活。對於吳熙吉而言,這些大自然的意象隨著時間與空間不斷流動、消逝。而身處其中的人們,則反反覆覆地與這一切錯身而過。如同抽象而流動的背景空間,時刻變換著。
另外,去除了角色辨識性、毛髮和神情的人形,已經成為了吳熙吉最具辨識性的形象。這些屏除特徵的人形,就像是吳熙吉面對萬物時的立場態度。人形 / 身體對於吳熙吉而言,是承載靈性與意識的小型宇宙,也是借用的工具。在自觀、自我相處時,吳熙吉不斷降低附加在身體上的慾望,藉此讓思緒維持著清晰。日常之中也透過減法的方式,讓身心能夠自然而舒適地生活著。
吳熙吉,《邊際-6 Border-6》,綜合媒材、義大利無酸紙,74x117cm(43F),2021。圖/紅野畫廊提供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存在於真實之外:彼得·奧普海姆的繪畫,與繁花中嶄露的氣氳
2023-08-15|撰文者:王襦萱3707
意識星雲與內觀宇宙 — 鄭瓊娟繪畫裡的抽象性與生命狀態
2023-02-03|撰文者:胡鐘尹 HU Jungyi7355
人與動物的對照記 :黃柏仁雕塑中對人性的探詢
2023-01-06|撰文者:張家馨6341
深入內在的詩意思考「臺灣當代抽象藝術展 首部曲」探索八位藝術家的創作
2018-05-13|撰文者:陳乃慈31817
國璽藝術「美麗臺灣藝術空間」:【「時空際遇」】吳熙吉&曹文瑞雙個展
2018-01-02|撰文者:國璽藝術「美麗臺灣藝術空間」9238
陳昱榮「源像邊際 Cluster-Pixel Boundary」:資訊轉譯為賦格(fugue)?視覺下感官的再擴延
2024-11-21|撰文者:王襦萱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