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台新藝術獎大展 再詮釋與再分享【第13屆台新藝術獎系列報導】

台新藝術獎北師美術館

2015-06-25|撰文者:王士源

一張張白紙被揉皺,用炭筆寫上經文,包覆住北師美術館的挑高空間。蔡明亮導演去年於台北藝術節上演的作品《玄奘》,當時台灣只有3千人看過,現在,他則以展覽形式,再度於「台新藝術大展」中呈現,展覽展至7月26日。

今年是台新藝術大展在北師美術館第二次舉辦,展出台新藝術獎大獎,立方計劃空間《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與其他四件入選作品,林文中舞團《長河》、袁廣鳴《不舒適的明日》、陳伯義《紅毛港遷村實錄─家》、蔡明亮《玄奘》。

除了五件得獎作品外,展覽也特別規劃「語音學伴」專區,邀請陳珊妮、吳志寧、雷光夏等人,把對作品的詮釋錄下來,放置於展間與人們分享。展覽更鼓勵人們在展覽裡錄下自己對作品的詮釋,當個大家的導覽學伴,開啟作品的對話。

《玄奘》 遊走在虛實交錯間

蔡明亮的作品《玄奘》用極簡的舞台與道具,從一張白紙、一個人開始,將紙摺疊出山巒、蒲團、各類空間表現,並由唐僧李康生緩慢走出虛與實、遮蔽與現實間的無盡變換。《玄奘》呈現的,不只是佛教經典裡人們熟知的唐僧玄奘,而是讓人們咀嚼劇裡看不見的踟躕、時間,與慾望。

《玄奘》一劇從白紙開始,北師美術館的展場重現玄奘時,也以白紙作為起點。挑高展間成了蔡明亮的展場,展場空間被白紙包覆,展間的梯台也是純白,白得超脫現實。展間裡的光線,則隨著陽光流走與變動,呈現出多種不同樣態,一如人生百態般。

純白的梯台與展間,任人們在其間遊走、沉澱。站在梯台上,往下看是《玄奘》的影音重現,透過揉皺的白紙向外看是繁忙的台北街景,白紙與梯台上,則有蔡明亮手抄的佛經經文。《玄奘》裡的李康生走在虛實交錯間,走在蔡明亮的展間裡,亦也虛虛、實實。

明日如何舒適? 棲居何以為詩?

棲居何以如詩?在「不舒適的明日」個展裡,袁廣鳴提出了這個質問,並呈現棲居難以為詩的種種處境。

新作《棲居如詩》則從日常生活敘述起,場景設在沉靜的「宜家宜居」(IKEA)式客廳中,人們坐在美術館舒適的沙發上觀賞錄像。錄像場景裡的客廳雖然陳設輕巧,但氣氛卻十分詭異,安靜得不太對勁。

這個不安感來自於這個客廳的不協調感,沒依照重力原理運作的生活用品、空間裡有著若隱若現的氣泡、還有搖擺得不太自然的盆栽擺飾。突然客廳爆炸,所有的家居物件炸毀,散落、漂浮在場景間翻騰,坐在美術館沙發上的觀眾則受到這場爆炸波及,受到驚嚇。

然後場景又倏地使家具回歸原位,回到原來精巧的客廳擺設,與往常無異。這個錄像無縫循環播放,幸福家居就在崩壞與重生中反覆循環,一如人的一呼、一吸。人的生活、社會景況,總難像在家的客廳一般舒適,也許就連在家也無法安寧,棲居難以為詩。

在《棲居如詩》外,「不舒適的明日」也展出紀錄太陽花學運的錄像作品《佔領第561個小時》、思索核電議題的《能量的風景》。其中《指向》意在提醒觀眾思考,人們激烈反對許多事物時,究竟是為了什麼。裝置作品《預言》無預警用力撞擊餐桌,呈現家庭共聚餐桌前用餐時,隱伏在其中的不安與衝突。

第13屆台新藝術獎大展
時間:2015 5.30 – 7.26
地點:北師美術館(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REFERENCE

【0】對話的開啟 第13屆台新藝術獎系列報導
【1】台新藝術獎大展 再詮釋與再分享
【2】造音翻土 屬於台灣近70年的聲音記憶
【3】被國家發展遷走的家 紅毛港遷村實錄
【4】不舒適的明日 棲居何以為詩?
【5】人人都是行者 人人都在《玄奘》
【6】林文中《長河》 身體是最長的一天

台新藝術獎北師美術館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訪談現代藝術時事觀點

【第22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 】《香蕉幣》|李奎壁

2024-05-11|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採訪及文字整理 許祐綸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