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6|撰文者:王士源
2014年3月18日,太陽花學運在立法院引爆,這場學運,因《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而起,佔領立法院議場23天,全台學子響應,是台灣繼1990年野百合學運後20幾年來最大的學生運動。
學運結束前三天,於台北藝術大學任教的藝術家袁廣鳴接到學生電話,電話裡詢問他願不願意替學運拍些創作影像紀錄,給他們在學運歌曲「島嶼天光」英文版裡使用。袁廣鳴說,學生問,當然OK。
這段影像紀錄,後來除了成為英文版「島嶼天光」的片頭與片尾,也在袁廣鳴幾經思索後製成錄像作品《佔領第561小時》。
這件作品以鋼纜直線拍攝,從空中記錄學生佔領立法院議場的畫面,背景襯著速度減慢的中華民國國歌。在錄像行進過程中,議場裡的學子經後製緩緩被刪除,只剩下攝影機、電腦、背包,放慢的國歌聽起來像聖歌,空無一人的立院議場感覺起來像教堂。這部作品運鏡冷靜、抽離,又瀰漫著一股神聖的犧牲氛圍。
《佔領第561小時》後來於他的個展「不舒適的明日」中展出,展覽今年於台新藝術獎裡,獲得入選肯定。在《佔領第561小時》外,「不舒適的明日」裡,更展出作品《預言》、《指向》、《能量風景》、《棲居如詩》。這些作品是袁廣鳴近年創作的一個轉向;從對個人生命經驗的討論,轉向到描述所處的環境與全球化的狀態。
他說,在台灣有一種很奇妙的狀態,這裡的人好像理想的地方都是在遠方,而不是在此地;新的建案叫摩洛哥、峇里島、新橫濱、新浦東,好像人們居住在這裡,心卻嚮往遠方。這種狀態,袁廣鳴認為,與人們於所處的社會與政治狀態中,很難「棲居如詩」有關。
展覽題名為「不舒適的明日」,袁廣鳴則解釋道,德文的不安叫做unheimlich,字根是家的意思,不安與焦慮的感覺在德文系統裡,指得是人的生活沒有如同在家的安全感與舒適感一般。袁廣鳴在展覽裡向人們提問,「棲居何以為詩?」。
朝著棲居如詩的方向前進 如詩的方向墜落
棲居何以為詩?其實棲居總難以如詩,人人只能努力朝著如詩的方向前進。在太陽花學運裡,學生佔領立法院議場,棲居在議場裡20餘天,朝著心中堅持的理想前進,等待理想的天色漸亮。
回到家裡,在家裡生活,能如詩般生活?袁廣鳴展覽裡的錄像新作《棲居如詩》,便將場景設立在布置精巧的客廳裡。這間客廳整間浸泡在水裡,安詳得不太對勁,畫面裡的物件在水裡面緩緩擺動,細微的氣泡在家具間飄動著。
忽然間客廳從中爆炸,所有的家具碎裂,在整個空間裡翻騰、飄散,一切毀滅。然後家具的碎片倏忽回歸,回到原先安詳寧靜的場景。過一陣子,客廳又再次炸裂,然後再次回歸。這個幸福家居,就在毀壞與復位重生間不斷循環,一如人的日常生活,日復一日地崩毀重生般。
作品提名為《棲居如詩》,但其實即使棲居在家,都難以如詩。袁廣鳴說,不管如何,我們還是得朝著如詩的方向前進,或著朝著如詩的方向墜落。
REFERENCE
【0】對話的開啟 第13屆台新藝術獎系列報導
【1】台新藝術獎大展 再詮釋與再分享
【2】造音翻土 屬於台灣近70年的聲音記憶
【3】被國家發展遷走的家 紅毛港遷村實錄
【4】不舒適的明日 棲居何以為詩?
【5】人人都是行者 人人都在《玄奘》
【6】林文中《長河》 身體是最長的一天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浪花空間」-2026國際藝術進駐計畫&學生進駐計畫徵件中,即日起至4/13受理申請
【創藝.薈萃—2025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展覽總評
超級浪 x 立陶宛SODAS 2123藝術中心 臺灣藝術家駐村徵選,即日起至4/13受理申請
2025智慧城市展「桃園AI進行市」,透過科技驅動城市發展,朝願景穩健前行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圓滿閉幕,同場加映宣布2026年代表臺灣參展藝術家
2024-11-2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938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策展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七組臺灣藝術家受邀全新RAN Focus單元,展現臺灣當代能量
2024-09-11|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