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8日,太陽花學運在立法院引爆,這場學運,因《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而起,佔領立法院議場23天,全台學子響應,是台灣繼1990年野百合學運後20幾年來最大的學生運動。
學運結束前三天,於台北藝術大學任教的藝術家袁廣鳴接到學生電話,電話裡詢問他願不願意替學運拍些創作影像紀錄,給他們在學運歌曲「島嶼天光」英文版裡使用。袁廣鳴說,學生問,當然OK。
這段影像紀錄,後來除了成為英文版「島嶼天光」的片頭與片尾,也在袁廣鳴幾經思索後製成錄像作品《佔領第561小時》。
這件作品以鋼纜直線拍攝,從空中記錄學生佔領立法院議場的畫面,背景襯著速度減慢的中華民國國歌。在錄像行進過程中,議場裡的學子經後製緩緩被刪除,只剩下攝影機、電腦、背包,放慢的國歌聽起來像聖歌,空無一人的立院議場感覺起來像教堂。這部作品運鏡冷靜、抽離,又瀰漫著一股神聖的犧牲氛圍。
《佔領第561小時》後來於他的個展「不舒適的明日」中展出,展覽今年於台新藝術獎裡,獲得入選肯定。在《佔領第561小時》外,「不舒適的明日」裡,更展出作品《預言》、《指向》、《能量風景》、《棲居如詩》。這些作品是袁廣鳴近年創作的一個轉向;從對個人生命經驗的討論,轉向到描述所處的環境與全球化的狀態。
他說,在台灣有一種很奇妙的狀態,這裡的人好像理想的地方都是在遠方,而不是在此地;新的建案叫摩洛哥、峇里島、新橫濱、新浦東,好像人們居住在這裡,心卻嚮往遠方。這種狀態,袁廣鳴認為,與人們於所處的社會與政治狀態中,很難「棲居如詩」有關。
展覽題名為「不舒適的明日」,袁廣鳴則解釋道,德文的不安叫做unheimlich,字根是家的意思,不安與焦慮的感覺在德文系統裡,指得是人的生活沒有如同在家的安全感與舒適感一般。袁廣鳴在展覽裡向人們提問,「棲居何以為詩?」。
朝著棲居如詩的方向前進 如詩的方向墜落
棲居何以為詩?其實棲居總難以如詩,人人只能努力朝著如詩的方向前進。在太陽花學運裡,學生佔領立法院議場,棲居在議場裡20餘天,朝著心中堅持的理想前進,等待理想的天色漸亮。
回到家裡,在家裡生活,能如詩般生活?袁廣鳴展覽裡的錄像新作《棲居如詩》,便將場景設立在布置精巧的客廳裡。這間客廳整間浸泡在水裡,安詳得不太對勁,畫面裡的物件在水裡面緩緩擺動,細微的氣泡在家具間飄動著。
忽然間客廳從中爆炸,所有的家具碎裂,在整個空間裡翻騰、飄散,一切毀滅。然後家具的碎片倏忽回歸,回到原先安詳寧靜的場景。過一陣子,客廳又再次炸裂,然後再次回歸。這個幸福家居,就在毀壞與復位重生間不斷循環,一如人的日常生活,日復一日地崩毀重生般。
作品提名為《棲居如詩》,但其實即使棲居在家,都難以如詩。袁廣鳴說,不管如何,我們還是得朝著如詩的方向前進,或著朝著如詩的方向墜落。
不舒適的明日 棲居何以為詩?【第13屆台新藝術獎系列報導】
HOT NEWS
-
1.
常玉與張大千《對比兩位最極端的繪畫大師》
-
2.
【聊聊工作室】描繪芸芸眾生 倪瑞宏仙閨收藏故事多
-
3.
2018香港巴塞爾藝博會 「不認識就是遜!」繪畫作品亮點(一) 五木田智央 Gokita Tomoo
-
4.
2018香港巴塞爾藝博會 「誰敢再說女人不會畫?!」繪畫作品亮點(二) 珍妮.薩維爾 Jenny Saville
-
5.
2018香港巴塞爾藝博會 「單色也能這樣畫!」繪畫作品亮點(三)馬克.坦西 Mark Tansey
-
6.
一檔探索古代顏料的展覽 挖掘百年手稿背後驚奇
-
7.
個資洩露風波不斷,英藝術家SOP教你如何遠離臉書
-
8.
香港蘇富比現當代晚拍 3.2億趙無極居華人現代藝術之首
-
9.
古都與當代藝術的交集:2018 ART TAINAN特搜-精巧細緻的藝術風格呈現
-
10.
MoMA 2018新攝影展回歸 解讀五位新秀創作
REFERENCE
-
藝術新聞
第16屆台新藝術獎 入圍名單公布
2018-03-06 -
國內要聞
第十五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得獎作品揭曉!
2017-05-15 -
藝術新聞
第15屆台新藝術獎 入圍名單揭曉
2017-03-01 -
國內要聞
第14屆台新藝術獎大展 強調作品的對話關係
2016-06-08 -
藝術新聞
第14屆台新藝術獎 年度五組得獎作品揭曉!
2016-04-06 -
國內要聞
第十四屆台新藝術獎 初選入圍名單揭曉!
2016-03-01 -
國內要聞
林文中《長河》 身體是最長的一天 【第13屆台新藝術獎系列報導】
2015-07-30 -
國內要聞
人人都是行者 人人都在《玄奘》【第13屆台新藝術獎系列報導】
201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