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0|撰文者:詔藝
對於2020〈台北當代〉中,瑞銀將要如何呈現出具有台灣特色的樣貌,我只能暫時透露一點點,就是和今年(2019)比起來,會有更多「公益」的味道,而這個部分,將會是瑞銀全體員工和我們客戶的參與來一起促成。我想一個好的藝博會當然每年在內容和活動方面,多少都會有些調整,但絕對不會是很大的調整,簡單來說就是一些些的「優化」。今年初沒有做公益性質的活動,是因為當時根本還沒有經驗,第一次發了一大堆貴賓卡,深怕參與的人數不如預期,但明年就沒這個問題了。在高資產人士的社交圈中,這個活動可以說已經很少有人不知道了。
台灣收藏家的實力早就在世界上有目共睹,不然今天任天晉也不會選擇台北來辦〈台北當代〉。瑞銀要做的是著重在對於這個活動的參與,和銷售不會有什麼關係。不是說〈台北當代〉帶來的都是最高價的藝術品,所以我們希望客戶去買,這不是瑞銀要做的事情。
陳允懋。圖/瑞銀集團提供 Courtesy of UBS
二、 參與.參與.還是參與
對於瑞銀來說,成為〈台北當代〉活動夥伴的意義在於,我們希望這是一個可以「全民參與」的活動,可以將全民的美學和國際接軌,提升到另一個層次。而不是就幾十個所謂貴賓才能參與的活動,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辦珠寶展就好了。
對於瑞銀成為〈台北當代〉的夥伴在成功與否的KPI上,我要希望達到的目標就是「參與的品質」和「參與的經驗」。對瑞銀客戶們來說,從投資的角度,〈台北當代〉剛好是一個對藝術收藏學習最好的地方,是一個可以完全信任又開放的場所,畢竟能夠帶來這邊的都是通過主辦方精挑細選的作品。台灣的收藏家跑遍全世界,那麼多西方頂級畫廊往往都還帶著自己畫廊專屬的施工團隊過來佈展,那個成本也很嚇人,我也不相信光前幾次在藝博會中,他們可以得到什麼很大的獲利。他們會願意過來,應該還是長期看好台灣的市場,準備做長久的耕耘。
瑞銀當然有準備很多各式各樣的VIP活動,但就去年客戶的回饋中,反應最熱烈的就是導覽活動。我們的客戶之所以會在商場上成功,都是透過不斷地學習,這個反映到藝術學習和收藏也會是一樣。當然,有些客戶本來對於藝術收藏就很有研究,也有很多收藏,但對於比較初階的客戶,導覽活動可以幫助他們進入一種「學習的狀態」,透過這樣一個引導,他們就會自己去發掘他們有興趣關注的部分。我可以說,我們所安排的導覽是整體活動中最重要的部分,導覽可以帶入「參與」,引發學習者的興趣。在導覽方面,我們也分成很多層級,從初級到比較深入的都有,而這些導覽時間上的安排,我們在這幾個月中都已經在做了。
我可以到告訴你,今年的台北當代四天,我每天都到,而且是從早到晚,比畫廊還早就到了,晚上他們去開趴,我都沒有去,因為我在會場中留到比他們還晚,也沒有體力再去參加那些趴了。「這四天中,我親自帶了五十到六十組客人去參觀,每組從十幾分鐘到半小時以上不等,這就是我的工作」,客戶們因此提升參與的興趣並獲得更多知識,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明年我要求所有同事都必須陪著客人進出貴賓廳,讓客戶得到「完全參與」的感覺。對瑞銀來說,我們的工作絕對不是推銷,而是讓有興趣的客戶能夠花更多心思在參與這個活動,他們是否有購買藝術品我們並不在意。像我就發現很多資深客戶他們來過當代之後,會重新投入學了解,了解和他們以前收藏完全不一樣的新事物。
REACTIONS
6
0
0
6
13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餘物與殘響─寫《拾人牙穢—王若冰×陳賽華灌駐地成果展》( 2024年度絕對放送「李俊賢Hornsun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城市中的駭客路徑──談顏珮珊的「此路有通」(2024年度絕對放送「放送特別獎」)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聯展台北當代藝術館年度首展「No Language」:跳脫文字框架,14組創作者以視覺與觸覺訴說「無聲的語言」
2025-01-16|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