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時事觀點

「『自由』與『多元』是國內外創作環境最大的差別!」 ─ 台灣收藏家側寫系列之七

收藏家藝術市場訪談Taiwan Art CollectorTaiwan Art Collection

2021-01-05|撰文者:詔藝

先前《「你,注意到了嗎?」- 2020 Art Taipei台北藝博展後回顧》一文中,關於台灣收藏家藝術收藏觀念變化的觀察,獲得廣大的迴響。有鑑於此,本訪談延續該議題,將視情況陸續推出幾則差異性較大的收藏心得訪談整理,供有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深入了解,不同收藏族群各自的心路歷程,或許將有助於預測未來台灣藝術收藏文化的發展趨勢。
第七位受訪談者:
【新進收藏家J先生】
年齡:35 – 40
行業別:創業家
正式收藏資歷:4年未滿
(訪談內容皆經受訪者確認後刊出)
詔藝 攝。Copyright by the Artist
Q:為什麼會進入收藏?收藏多久了呢?
J:我唸書時主修視覺設計,先前在國內一位非常知名品牌設計師的事務所工作,直到2014年出來自行創業。我是設計的背景,自然從小就很喜歡畫畫,也參加過各式比賽,並獲得獎項,也曾有成為一位藝術家的夢想。早先對於藝術品,我就僅是看看而已,沒有很強烈收藏的動機。後來主要是受到我前老闆耳濡目染的影響,加上創業後的收入有比較大的增長,就想到收藏藝術品來犒賞自己,第一件收藏品來自2017年台北藝術博覽會(2017 ART TAIPEI)。
在學校的時期,那時全台灣很少所謂的「純美術系」。那個年代的老師們都非常排斥抽象畫,學校教育在於追求「具象繪畫」的技術層面。我曾經想成為一位藝術家,但當時老師告訴我,想當藝術家的話,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嘛有很強的行銷能力,透過口碑或或其他提高知名度的方法來推廣作品,不然就是得靠有實力的家世背景,認識很多重要的人,靠人際關係來銷售,不然就只能回學校教書。但因為我出生於小康之家,基本上前述兩條路都不可行,所以我後來也就沒有走上藝術創作之路。因此現在當我有能力收藏藝術作品時,會感覺想要佔有這些作品,來填補我沒有成為一位藝術家的遺憾,另一方面也希望支持他們。
詔藝 攝。Copyright by the Artist
Q:家裡的人有收藏的習慣嗎?
J:我是小康之家出身,家人沒有收藏的習慣。但因為有親戚從事歐洲手工藝品的進出口貿易,因此從小就見識過許多非常精美的工藝品,我想我的美學大概也多少受到小時候看過的那些器物的影響。
Q:你都收藏些什麼樣的作品?有什麼樣的標準和偏好嗎?
J:剛開始收藏時比較看不懂抽象,最初主要是以收藏具象作品為主,2019年中之後我才開始收藏比較多抽象作品。這樣的收藏脈絡很大原因和我求學時代的背景有關。
在我求學的那個時代,學校的教育方針是要求我們能達到最扎實的寫實繪畫技巧,學校裡的老師可以說幾乎「不准」我們畫抽象畫,畫抽象的人在打分數時會被打成59分,要畫的話等到離開學校再說。老師們會有這樣的反應應該是在提醒學生們,他們「不支持」抽象創作。
但進入職場後,逐漸透過更多的閱讀和欣賞機會,對於如何了解抽象作品有了更高的興趣也產生了更深的理解力。從完全看不懂抽象,到逐漸知道如何欣賞抽象作品的這樣一段過程,最令我感到有成就感。好的抽象作品需要時間好好去品味欣賞,幾乎不可能像在藝博會或藝廊開幕當天,在人來人往的狀況下去欣賞,最好的時段是在藝廊幾乎沒有其他客人的情況下去參觀和感受。
詔藝 攝。Copyright by the Artist

收藏家藝術市場訪談Taiwan Art CollectorTaiwan Art Collection
REACTIONS
喜愛

7

好美

0

0

4

厲害

2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