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lima與原住民美術館,作為一種當代藝術的未來:專訪原文會董事長瑪拉歐斯
2021-02-04|撰文者:陳晞
近年來,在臺灣當代藝術的國際輸出與邀展中,原住民當代藝術創作的佔比持續增加。例如將代表臺灣參加下一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的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Sakuliu Pavavaljung),其雕塑作品在去年臺北藝博也創下歷年藝博會的紀錄,成為成交單價最高的原住民藝術作品;武玉玲受邀參加日本橫濱三年展,在2019年,魯凱族藝術家安聖惠代表臺灣參加加拿大全球原住民當代五年展,而布拉瑞揚舞團近五年來屢次獲邀於國際各大表演藝術節演出,更是台新獎的常客。這些國際輸出的案例,都證明藝術世界對臺灣原民當代藝術的肯定以及需求。
原住民當代藝術如今在藝術界的策展和論述中,逐漸在歷史悠久的文化中,匯聚成充滿新氣象的當代藝術流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以及策展人認為,臺灣原住民藝術是發展足與國際區域理論對話的原生性美學理論林場。然而,讓原住民當代藝術的支持跟認同落實到民間,提供多元形式的實驗創作、在轉型正義的主體中探索原民性(indigeneity)的未來,則是官方文化藝術機構的使命。非池中藝術網透過專訪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下簡稱原文會)董事長瑪拉歐斯,談談至今執行了五屆Pulima系列藝術獎與藝術節的原文會,看到了哪些原住民當代藝術的改變,以及關於原住民美術館在臺灣的可能性。
《Qopu祭杯》/ 黃林育麟現地製作於「Mtukuy 播種者」展覽。圖/原文會提供
活水
即將在3年後落腳在桃園永久會址、預計耗資11億以上,興建廣電總部的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下簡稱原文會),2007年由原住民族委員會捐助成立,一開始是背負著「原住民族電視台」、「原住民族廣播電台」、《原視界IPCF》等廣電媒體營運的基金會。自2012年開始創立、兩年一屆的Pulima藝術節與藝術獎,也直接地影響了原住民當代藝術在臺灣的聲量與數量。近年原文會呈現的形式和內容,則可看出機構力求改變的決心。
藝術界對原住民藝術的當代性之討論,逐漸從80年代以降的轉型正義與藝術主體性,推展到原民性的探索。原漢混血、都市原住民乃至原住民國際交流網絡,都不斷地擴張原住民當代藝術與文化的論述邊界。這時,獎項與藝術節即是讓討論與實踐得以扎根、灌溉未來性的重要活水。
2020 Pulima藝術節策展內容《lamaljeng它們看上去不夠老》。圖/鳩浙恩澇工作室提供;攝影/茲達思攝影。|
2019年上任至今的原文會董事長瑪拉歐斯表示,原文會主辦的Pulima系列藝術項目,彼此之間都是網絡式的連結。綜觀這五屆Pulima藝術項目在策略上的變化,場域與形式的轉變是這個獎項機動性的體現。當然,這種機動性也是源自於原民藝術機構的稀缺現實。
以往Pulima藝術節是邀請該屆Pulima藝術獎的獲選作品、與國際原民藝術家一同展演的推廣活動。初期則是以「讓原住民藝術在都會中發聲」作為第一階段的策略,在不同城市中的美術館舉辦。從去年開始,Pulima藝術節轉變成一種多中心化的方式,邀請原住民藝術創作者提案,並且從中選出六位策展人,在各自所選擇的地方策展,最後再將六個策展事件匯聚在一起。
原文會董事長瑪拉歐斯(Maraos)。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這次Pulima藝術節強調部落參與。透過策展人的組織、田調以及展演的執行力,讓源自他們個人經驗觀察中轉化的藝術在部落醞釀、發生。「去年,Pulima藝術節的六個策展人相互在彼此的策展計畫基地田調、交流,」瑪拉歐斯說,透過駐村與拜訪,「讓當地的議題、神話、臉譜,成為藝術家創作與對話的對象。」同時,也以此探索原民藝術的觀眾是誰,他們又在哪裡。
瑪拉歐斯:我去參觀每一場展演,看見部落的媽媽、叔叔也來參加這樣的當代藝術展覽。我感受到大家超脫了平日所關心的果樹與農作,並沉浸在一個不同的心靈狀態。那是我們需要的一種從日常中暫時超脫的狀態。當我們靜下來讓藝術陪伴我們,就可以從日常中的辛苦超脫。同樣地,在花東的藝術家,面對資本主義時代所面臨的衝突,也在了解、吸收部落中不同的議題的同時,提出不同形式的討論與關心。這些都是我樂於在藝術創作中所看見的。
原住民美術館─原民性與一種當代藝術的未來
作為90年代原住民社會運動的主要參與者之一,瑪拉歐斯從原文會視角,思考如今的原住民當代藝術,其實依舊可以看成不同世代的社會運動,反之以創作看待社會運動亦然。
在藝術形式上,瑪拉歐斯指出有如同「蒂摩爾古薪舞集」一般,從現代舞的肢體方法鑽研、融入神話,或是在「Pulima藝術獎-表演創作徵件競賽」中,結合勞動的身體狀態與現代肢體表現的表演,在表演性與劇場性的面相,都有趨於多元而且創新的實踐。
2020年Pulima藝術獎「表演創作徵件競賽」頒獎典禮:16組表演團隊、評審與年輕參與者合影。圖/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提供
讓原住民藝術家在創作中呈現自己的自然觀、靈性跟土地思維,這種作為島嶼生命共同體的創作狀態,同樣也是臺灣當代藝術界近年來的焦點。甚至,在澳洲的「2020雪梨雙年展:NIRIN(澳洲原住民族委拉祖利(Wiradjuri)語中的邊緣之意)」,即是一次以藝術家和原住民為主要命題的重要雙年展(註1)。而剛慶祝150週年的新南威爾士藝術博物館(The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在1950年代起,便將原住民文化創作視為藝術品,列入亞洲藝術史中重要的一環,原住民藝術更是該美術館三大部門之一,足見美術館重視原住民文化藝術的決心跟程度(註2)。
「這些創作者,有的表現原始傳說跟神話的當代詮釋,有的呈現原住民勞工、社運等整體社經環境的縮影。」瑪拉斯歐說,如今許多當代的原住民藝術創作者,則是以一種更靈活、更具美學意識的方式,在思考自己如何理解原住民的過去,「過去我們這代與前輩所承接的社會運動,往往需要花費非常大的社會成本與代價,」「如今的創作者,在社會關注與創新表現之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現在的環境中,開啟未來」。
2020 Pulima藝術節策展內容─杜逸帆(Talum Isbabanal)《明日部落:太魯閣之殤》。圖/原文會提供
2020 Pulima藝術節策展內容─林介文( Labay Eyong)《裹山》。圖/原文會提供
談到未來,瑪拉歐斯認為臺灣必須正視原住民藝術作為一種當代的、獨特的出路。他希冀文化部將原住民藝術融入到主要的政策當中。「在這20年來的政權之間,政黨政治也其實都不同程度地在推動、理解原住民的歷史地位。」
當然,在原住民權利上,還是有很大的基本空間要爭取,然而在文化上,其實也需提供原住民文化藝術浸潤到公共空間與民生的規劃之中。這也是在專訪最後,瑪拉歐斯與我談到了原住民美術館之必要性的原因。
目前,關於原住民的文化藝術官方機構,有位於屏東以樂舞藝文形式經營的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以及新北市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而民間則有地緣上與故宮對望的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足見以原住民族為主體的藝術機構,至今依舊稀缺。
如果博物館在大眾的印象中是呈現歷史檔案以及過去的話,那麼美術館呈現的,即是文化的現在與未來。在徐文瑞策劃於屏東美術館展出的「未來潮: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其實便明示了一種原住民美術館的需求(註3)。儘管有學者認為,這是一種白盒子空間機制的收編與窄化,但我們仍無法迴避的是,如今原住民當代藝術的蓬勃發展,在獎補助機制之外,或許已經出現了更具主體性的機構需求。
於2020 Pulima藝術節策展內容─陳豪毅《真正人系列─蹲站坐臥》中展出的翁嬿婷(Fali)作品。圖/Pulima藝術節提供
如果有一座原住民族美術館,它對於臺灣當代原住民的幫助是甚麼?瑪拉歐斯認為,首先要釐清原住民的藝術脈絡跟殖民政治與威權時代之間的關係。
「舉例來說,以前的統治者規定你不能紋面、不能穿丁字褲,但是它們都是原住民的美學。我們最好的佩刀與項鍊,以前都已經被威權政府拿去沒收或是作為學術之用。但那些東西在原住民的文化跟生活中,是經常需要使用的物質文化。所以原住民藝術並不是從文化部編列預算之後才開始有的。在威權與殖民的規訓跟思想管理之下,其實就已經是一個藝術的發展過程。」
除了目前由行政院規劃,選址在高雄澄清湖的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之外,瑪拉歐斯認為臺灣也應該要有原住民族美術館的主張。「是要跟博物館合併,或是也可考慮建構美術館在原住民的生活區域(城市或原鄉),」瑪拉歐斯說,讓美術館跟當代的部落脈動一起發展,「將會是原住民族美術館在培養原住民文化藝術的當代性與未來性時,最有效的場域。」原文會作為臺灣原住民文化藝術提供養分的機構,似乎有空間使藝術生態發展到使我們有能力想像一種原住民族美術館的到來,而Pulima精神與原住民當代藝術的近未來,也將是臺灣當代藝術在建立主體性,與國際藝術世界對話最重要的路徑之一。
2020 Pulima藝術節策展內容─東冬・侯溫《Mtukuy 播種者》策展場域之一。圖/原文會提供
2020 Pulima藝術節策展內容─古羅文君(Miru Xiumuyi)「歧路身林」展演劇照。圖/取自古羅文君文章。攝影:周書毅
註1:詳見陳宜艷,〈蔓延在「邊緣」第廿二屆雪梨雙年展綜覽〉,《藝術家》,2020年6月,541期。
註2:詳見田可亮,〈明年迎來150周年的澳洲新南威爾士藝術博物館 串聯國內外古今藝術 拓展完整澳洲藝術史脈絡〉,《亞洲藝術新聞》,2020年12月,191期,p.30。
註3:在展覽結束後,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去年8月15日曾舉辦的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論壇「我們與未來的距離–藝術中的宇宙」,邀集專家學者浦忠成、陳貺怡、龔卓軍、高俊宏、蕭鄉唯、策展人徐文瑞、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Reuben Keehan等人針對「原民性與未來性」、「原住民當代藝術」、「國際藝術展對話」、「原住民轉型正義」四個主要議題進行討論。詳見「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臉書專頁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中國嘉德2024秋拍本月盛大揭幕,現當代藝術專場集趙無極、吳大羽、林風眠、朱沅芷大師之作,精彩紛呈,不容錯過!
一座由市民串接起的巨型光帶《臺北脈動》,藝術家李柏均竹構作品展現北門歷史更迭動能
跨域交會 藝熠發光—2024東亞藝術交流展
2025香港巴塞爾參展藝廊和首批亮點,來自印度、澳洲、南非、美國、英國等地新晉藝廊首次參展
接續過去與未來,水湳經貿園區以《詠續三部曲》為題策展,開創人類與自然共生的場域
自身境況與存在想像:短評2024新北市美展得獎作品
文化部新人事安排: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文化部主任秘書、文化資源司司長等職異動
《綻放榮光─全城動起來‧藝起來應援》藝術計畫盛大啟動
傳統美學的現代轉化-《氣韻生動與現代性》書介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2023 Pulima藝術獎暨表演創作徵件12月開跑,總獎金290萬元!
2022-10-27|撰文者: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2701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裹山 Dungku Asang》| 林介文
2022-06-01|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採訪及文字整理 謝鎮逸4131
2020 Pulima藝術獎得獎名單出爐!逾百件作品中遴選出八件得獎作品
2021-12-09|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111
生美基金會與原文會簽署進駐花蓮文創園區合作備忘錄,共同打造花蓮多元文化發展中心
2022-11-03|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438
臺藝大雕塑系「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獎項機制於學院中的必要性及其交流助益
2024-11-15|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75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4-11-15|撰文者:李竺恩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