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9|撰文者:林侑澂
波堤切利,《春》,木板蛋彩,203 x 314 cm,約1482。圖/wikipedia
對比父祖輩的成就,麥迪奇家族第四代的皮耶羅Piero di Cosimo de' Medici(1416-1469)因為身體狀況較差,大抵上屬於守成的定位。但傳承到了第五代的羅倫佐Lorenzo de medici(1449-1492)時,他承繼了祖父對於藝文的使命感,將更大量的資源挹注進入藝文建設。羅倫佐善用了天時地利,其治理下的佛羅倫斯一時之間人才輩出,城邦的聲望也在歐洲各地脫穎而出。
許多的藝術史巨擎:波堤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拉斐爾Raffaello(1483-1520)等等,在青年時期都接受過麥迪奇家族的資助。這讓大師們在養成階段,就有機會接受完整的人文學科 / 工藝的訓練。而提供了大量教育資源的羅倫佐,就像是一位四處開設「平價私校」的校長。長期穩定的教育支持,則讓他被後世稱為「奢華者」或「慷慨者」。
米開朗基羅,《創世紀》,蛋彩壁畫,230.1 x 480.1 cm,約1511。圖/wikipedia
上百位受羅倫佐資助的藝術家中,最為人樂道的,就是米開朗基羅曾經以類似養子的身份,與羅倫佐的子姪們共同生活、學習。期間與優秀的同儕在同一張餐桌上,討論如何詮釋聖經成為了日常。即使羅倫佐過世之後,米開朗基羅也與麥迪奇家族的成員們交好。麥迪奇家族出身的教皇李奧十世和克萊門七世,都曾委託米開朗基羅工作,例如西斯汀教堂的壁畫《創世紀》和巨大的《摩西像》都是著名案例。而另一位偉大藝術家達文西,則是在手稿中寫下了一斷耐人尋味的文字:「一部分的麥迪奇家族造就了我,而另一部分的他們毀滅了我。」可見麥迪奇家族對於當時的藝術家們,具有相當巨大的影響力。
此時的佛羅倫斯已經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商業城邦,相對富裕的社會成為了其他地區所嚮往的指標。若將「羅倫佐時代」視作文藝復興的第一個高峰,期間作品所象徵的已經不再單純是人本思維的重生,而是一種集體復興的成就。做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佛羅倫斯自然地成為了所謂的「進步代名詞」。
達文西,《聖母聖子與聖安妮》,木板油畫,168 x 130 cm,約1503。圖/wikipedia
或許贊助者和創作者最初在面對藝術時,並不具有過多的目的性。但在羅倫佐接管家族後,開始將長期累積的文化資本,做為城邦價值的象徵物對外輸出。於是在多方的有意識的推動下,「人文精神」成為了各城邦趨之若鶩的時尚。曾接受麥迪奇家族贊助的藝術家,也像是獲得了鍍金認證一般廣受歡迎。在麥迪奇家族的背書之下,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們都能在各地獲得很好的工作邀約。
具有新意的藝術品、藝術風格在訊息傳遞緩慢的中世紀,很容易成為最直接的價值宣傳。試想當時歐洲的某個地區,尚處在黑死病籠罩末期,有一位藝術家在教堂壁畫中帶來了充滿希望的(佛羅倫斯來的)藝術樣貌。會在所謂的落後者心中,很直覺地造成對領先者的嚮往。而這些現象,也使得麥迪奇等等大家族取得了更大的社會話語權,進而更加樂於資助藝術文化的發展。當崇拜形成了模仿,大量模仿形成趨勢,文藝復興的風潮就開始由南向北地蔓延了開來。
拉斐爾,《雅典學院》,壁畫,500 x 770 cm,約1511。圖/wikipedia
可惜的是,在羅倫佐掌權的後期,麥迪奇銀行開始因為分行呆帳和公款挪用等等問題開始衰退。1492年羅倫佐過世,同年哥倫布在美洲上岸,世界的貿易版圖開始改變。1494年法蘭西攻打義大利,麥迪奇家族投降,迫使麥迪奇銀行的最後七家分行關閉。羅倫佐的長子,家族第六代的繼承者皮耶羅Piero di Lorenzo de' Medici (1472-1503)被稱為「不幸的皮耶羅」。他雖然繼承了資源,但並沒有繼承到家族前輩的品格。揮霍無度的生活,終於導致麥迪奇家族在佛羅倫斯的統治被推翻。
REACTIONS
10
6
1
3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拿著翕相機和三跤馬,憨憨啊作,憨憨啊行:楊順發的影像縫合和上百個決定性瞬間
帝圖2022春季拍賣會0626盛大登場,齊白石滕王閣與張大千秘藏重量領銜,聚焦寒舍主人珍藏與朱德群、藍蔭鼎專拍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探詢生命本質的原初與純粹:多納藝術《野境》林瑩真個展
終於盼到你!「ART SG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首屆參展名單公布,臺灣共八間畫廊參展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從高雄到國際,日籍新住民藝術家點亮台灣璀璨之光!台灣燈會作品《脈動》獲「設計界的奧斯卡」義大利國際設計大獎肯定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徵件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2022-06-2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206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特展(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2022-06-24|撰文者:臺南市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