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訪談個展

多納藝術華山館《老地方》周政緯個展 以寫實的溫度凝視日常的真實台北

多納藝術周政緯老地方寫實繪畫自我梳理

2022-12-03|撰文者:林侑澂

台北市的大安區,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是首都之中一個高所得、高消費的區域。而對於畫者周政緯而言,大安區的永康街、青田街周圍,是個從小生活到大、具有溫度的生活圈。對於這個熟悉的環境,周政緯以情感充沛的視點,嚴謹地描繪出一層又一層的生命體悟。在2022年與多納藝術合作,在華山館空間發表了《老地方》個展。
周政緯,《多納華山 Donna Art Huashan》,炭、石墨、水彩,53 x 72.5 cm,2022。圖/多納藝術提供
做為一位畫者,大學畢業後的周政緯,負笈西班牙求學、生活了八年半。專注於西方寫實繪畫、歐洲古典美學的修習。在西班牙的美學傳承中,藝術創作與在地文化的緊密扣合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西班牙畫者的作品,無論是形式與內容,經常都能夠明確感受到源於生活的真實感。
在這樣的訓練學習之下,回國後(2013)的周政緯很自然地開始面對身分定位、歸屬感的自省。面對熟悉又離開多年的生活圈,「自身所學該如何與老地方對話?」成為了周政緯一個需要梳理的課題。
周政緯,《六點的臺北城 Taipei City at Six》,炭、石墨、水彩,53 x 72.5 cm,2022。圖/多納藝術提供
面對著身分定位的思辨,齊柏林導演的紀錄片《看見台灣》,影響了周政緯想要重新認識台灣的思路。於是從環島旅行開始,周政緯嘗試著重新找尋與這座島嶼的連結。也在旅行了一圈之後,周政緯意識到自身的情感還是聚焦於台北市區。也認識到「描繪熟悉的題材」才是自己最想要做的事情。在回到台北整理畫室的過程中,周政緯也漸漸找回了在這裡生活的連結感。一點點的將在西班牙所見所學,與台北的日常銜接、轉換為作品,作畫的過程也成為了探詢身分認同的過程。
周政緯,《二馬食飲 Erma Worker》,炭、石墨、水彩,31.5 x 41 cm,2022。圖/多納藝術提供
受到西班牙寫實巨匠-安東尼奧 羅培茲 Antonio Lopez-Garcia(1936-)的啟發甚深,周政緯也試著將其創作邏輯與自己的經驗相互印證。身為一位從現代到當代的繪畫指標,安東尼奧所代表、傳承的歐洲寫實主義,高度奠基於眼和手的寫生。與1960年代興起的照相寫實主義,從攝影、投影為基礎的作畫方式不同。安東尼奧的繪畫方式,擅長以透視學和色彩學再現人眼的感知,非常重視視覺現實與精神真實的協調。將高度理性的繪畫知識做為方法,在長時間的觀察後進行描繪。幾乎猶如苦行僧一般,反覆地在測量與修正中地鋪陳畫面。
周政緯,《中山北路國賓飯店 Ambassador on Zongshan North Road》,炭、石墨、水彩,45 x 100 cm,2022。圖/多納藝術提供
越是依循著安東尼奧的繪畫方法,周政緯越是對其感到著迷。當周政緯將身心投入長時間的寫實堆疊時,感受到的是一份唯有畫者能夠體會的沉潛狀態。然而周政緯很大一部分的取材,寫景的範圍會是較大的空間或建築。這樣的構圖,要完全複製安東尼奧的繪畫方式會面臨非常多的挑戰。如果再要考慮到從半山腰眺望台北市的構圖,甚至有點不現實。於是身處當代的周政緯,在承襲了西班牙的寫實精神下,也使用了部分的攝影作為創作的參考。
周政緯,《已完成的大巨蛋 Completed Dome》,炭、石墨、水彩,31.5 x 41 cm,2022。圖/多納藝術提供
然而即使周政緯的取材使用攝影輔助,但構圖作畫的過程依舊回歸到透視學的製圖概念。攝影取材後,周政緯會先以傳統的測量方法,初步地製作草稿和底色。接著再製作格線進行輔助,以格放法一格一格校對、不斷修正讓結構趨於精準。無論以硬筆、水彩或油畫創作,描繪的過程中自然會抹去格線的痕跡。而周政緯會在某些作品完成後重新勾勒格線,在進行檢查的同時,也讓作品保留更多的作畫過程。隨著生活型態的轉換,周政緯從歐洲學院寫實的底蘊出發,借用了一部分的當代技術進行創作。勤勤懇懇地在筆觸之間,體現出非常高的繪畫性。

多納藝術周政緯老地方寫實繪畫自我梳理
REACTIONS
喜愛

2

好美

1

0

0

厲害

2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