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訪談個展時事觀點

赤粒藝術《人間樂園》蕭珮宜個展:在無法妥協的工法中,感受生死、人性與希望

赤粒藝術蕭珮宜人間樂園災難的變形生死與人性

2023-03-20|撰文者:林侑澂

2023年春季,藝術家蕭珮宜(1990-)與赤粒藝術合作,發表了《人間樂園》個展。完整呈現了過去三年的創作軌跡。展場所呈現的各個系列,透過多種方式討論生死存滅和人性的課題。並且在創作的過程中,向內探詢著屬於自身的平衡點、向外追尋著感受曙光的契機。
蕭珮宜,(左)《紙夢III-1》/(右)《紙夢III-2》,錫箔、金箔、壓克力顏料,畫布,兩件各150×60×3cm(各45號),2022。圖/赤粒藝術提供
對於蕭珮宜而言,大學時的一次交通事故,是生命中非常關鍵的轉捩點。當時並不確定自己是否能活下去、命懸一線的經驗,讓蕭珮宜對於存在與死亡的認知發生了不可逆的轉變。這迫使著蕭珮宜開始在創作中思辨關於毀滅、存在和人性等等的課題。
然而直接詮釋生死,並非是蕭珮宜所選擇、面對記憶的方式。近年作品所承載的,更像是一段奮力解開心中紛亂的旅程。於是蕭珮宜將最接近死亡的「災難」設定為創作的中軸線。從對於大自然、群體和個體的觀察出發,透過「災難的變形」的主題,反襯出人類找尋生命出口的某些可能。
從研究所至今日,蕭珮宜一步步發展了「憂傷的美麗孤島」、「日常庸俗景觀」、「動物火山」、「人間樂園」、「動物方舟」和「紙夢」六個系列。各個創作階段相互銜接,而個展《人間樂園》所呈現的是後三者為主、更直接闡述人性的作品。梳理各系列之間的脈絡,一方面能夠閱讀到藝術家的成長,另一方則是能感受藝術家自然且誠實的人格特質。

【無處妥協的創作途徑】

蕭珮宜,《寶藏船 III》,壓克力顏料,畫布,189×121×5cm(130號),2022。圖/赤粒藝術提供
創作過程在作品中所留下的痕跡,是感受藝術家意念最直接的途徑。在瞬息萬變的當代,蕭珮宜依然以趨近苦行的方式自我要求,處理著一個個繁複的步驟。而這份執著於作品質感的日式職人精神,往往即是藝術品高於生活、能夠打動人心的原點。
蕭珮宜在臺北藝術大學主修版畫,在研究所期間赴京都藝術大學交換、專注於金銀箔技法的研究。進而在不斷的實驗之下,將所學融合成為無法複製的藝術語彙。蕭珮宜的創作首先由*描圖紙上的鉛筆素描起步,在底稿建構完成後,以*不同針筆在另一張描圖紙上1:1勾勒。接著將圖稿掃描為數位檔案,在版畫的思維下*運用數位軟體進行配色與分割。若是尺幅較大的作品,甚至會區分出數百個色塊。而後將分色後的數位檔案*輸出,製成透明膠片。再下一步則是*將膠片上的色塊依序置於絹版之上,經由感光乳劑進行曝光製版。
蕭珮宜,《船上巴菲特》,壓克力顏料,畫布, 180×142×5 cm(144號),2023。圖/赤粒藝術提供
上百塊像是拼圖的絹版製作完成後,創作進入畫布階段。蕭珮宜為求材質穩定,會在裱板的畫布上*以Gesso打底並打磨至光滑。再依照主題和構圖*製作底色或貼上金銀箔。不同特質的箔有著多樣的特性,而箔的切割與腐蝕同樣是一個需要經驗的步驟。自此可以開始因應畫面需求,*交錯進行線條 / 色塊的絹印以及手繪。大量的絹印無疑是個繁重工程,尤其在細線的部分,更加凸顯出絹版畫獨有的質感。手工的繪畫性與層層絹印堆疊的厚實,兩者的交互作用交疊出了特殊的質感。此一環節的斟酌取捨,經常是整個創作過程中最具反應個性、最具有挑戰性的部分。
蕭珮宜在畫布上操作的每一道工法之間,均需要塗上雙層的*水性凡尼斯。並且在最終完稿後,再塗上雙層的*油性凡尼斯。難易計數的層層疊加,就如同在平面上進行雕塑。粗略梳理後,不難推測這十個步驟(標註*)的背後,存在著非常大量的實驗工作。也唯有如此,才能在原作中體現了數位螢幕無法顯現的細節質地。若是考量到蕭珮宜做為一位藝術家並不算資深,會對於蕭珮宜建構這套創作系統感到欽佩。越是去瞭解蕭珮宜的創作方法,越會察覺其嚴謹且毫不妥協的本心。其中難以用文字表述的精神性,或許最終只能以「藝術家專屬的瘋狂」進行解釋。

赤粒藝術蕭珮宜人間樂園災難的變形生死與人性
REACTIONS
喜愛

5

好美

2

0

1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看似安穩,實則不安穩 劉家瑋「置外」中的現代寓意

2018-06-04|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