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專題企畫

美術館策展時事觀點

建構過去場景,應對臺灣文化的豐富多樣性:2023年臺灣藝文機構策展方向回顧

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科技藝術AI歷史記憶策展

2024-02-02|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隨著2023年的落幕、2024年的啟航,回顧過去一年臺灣藝文機構的策展脈絡,部分內容受到2017年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推動,許多展覽項目開始專注於回顧臺灣前輩藝術家的貢獻,並透過個展或回顧展的形式,自主性地建構在地藝術家的檔案資料庫。另一方面,導因於科技的持續革新,藝術作為反應世界狀態的樞紐,同樣也透過一系列的展覽來探討科技對於人類生活、社會結構以及藝術創作本身所帶來的影響,以科技、新媒體、AI、數位載體等做為策展思考點,已成當代藝術討論的重要主題之一。

然而,若是說以數位科技、近未來為命題的展覽旨在使人類拓展更開創的感知與思考方式,那麼今年有幾檔展覽則透過當今的形式和媒介,讓我們看見群體或個人的歷史記憶如何重新置入當代語彙,並進一步討論文化去中心化後的集體記憶之再現與詮釋,進而促成了歷史記憶的多角度、多版本的再構建。

因此回望2023年的臺灣,本文將整理數檔於去年各方舉辦的展覽,並分別觀察到以:科技藝術、臺灣美術史建構、歷史記憶三個方向,顯見本地美術館與藝文機構、組織,呼應了全球性的議題趨勢,由策展實踐過程試圖開啟或搭建出新的思考體系,以面對未來局勢發展。一方面則向內深耕,透過策展重新爬梳臺灣美術的發展歷程,並同時藉當代語彙重塑昔日歷史場景,喚起眾人集體記憶,應對全球化背景下臺灣文化的豐富多樣性


嘉義市立美術館「鄉關何許?」一樓子題「此岸彼鄉」展示陳澄波與劉新祿作品。圖 © 嘉義市立美術館

2023南島藝術三年展「RamiS 溯源」展出作品-米類.瑪法琉〈Dalan(路)〉 圖片由經典攝影工作坊拍攝

忠泰美術館去年推出的「未來的生命,未來的你-數位、機器與賽博格」展出作品-Markos Kay〈非生物起源〉,試圖透過創作生命探詢生命起源。圖 © 忠泰美術館

文化與身分的認同

文化部推動的「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旨在臺灣藝術歷史的重建和文化生活圈的建設,進而達成文化平權,其首要目的則是為公眾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文獻回顧、體驗活動等,進一步強化了臺灣人民對本土藝術歷史的認識與認同。因此透過協助縣市政府美術館館舍整(新)建與提升展覽品質、藝文場館展演功能、典藏內容等,以及整合臺灣視覺藝術文化資源,建構藝術史料平臺,培育專業人才,發展系統性典藏等多方面措施。

而這樣計畫的推動不僅是在機構的展覽響應上,更另外包含了資料的蒐集,如臺灣歷史博物館在面對史料的彙整中,設定期綜合文化部有關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相關研究案,並以研究為基礎,研擬政策建議,以助於連接國際與世界藝術史,與民間專業社群進行橫向合作。在此,或許也可以提及北美館在2023年年末推出的「1983-1994展覽資料庫」,為現在與未來臺灣美術現當代重要的美術史料。自2008年起,北美館開始進行研究、典藏、展覽、教育和推廣等的檔案保存工作,首先將實體文獻檔案進行數位化,並於2012年著手建立「館史資料庫」,詳細記錄了自開館以來的各項展覽和教育推廣活動等的文件資料。
「活檔案II:1983-1994展覽資料庫」網頁截圖。圖 © 臺北市立美術館。
在展覽面上,2023年臺灣北、中、南等的藝文機構則出現了更多以臺灣前輩藝術家,抑或與在地有深刻連結性的藝術家回顧展。如嘉義市立美術館(下簡稱嘉美館)便積極響應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並強調地方在藝術史的建構中應擁有其自主性與參與性,旨在探討地方美術史在動態時代背景下的形塑與演進。

「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及「鄉關何許?」等,透過這些展覽深化對嘉義地區及其在臺灣美術史中地位的了解與探討。特別是「鄉關何許?」展覽,由白適銘教授策劃,以嘉義地區作為研究起點,探索日治時期至戰後臺灣及兩岸畫家間的美術流動和跨文化交流,彙集了王亞南、王逸雲、朱芾亭、任博悟、吳學讓、沈紹鈞、林竹生、陶壽伯、陳澄波、席德進、黃鷗波、趙天行、甄溟、蔣青融、劉新祿、盧雲生、韓清濂等藝術家的作品。

透過這些作品探討藝術家在身份認同模糊與重疊的時空背景下,如何藉由藝術表達對「故鄉」與「異鄉」的認同及情感。策展人在構思展覽命題時,深入探討了嘉義及臺灣美術史中長期被忽視的人物和事件。這種探索不僅重新審視歷史,也揭示了文化流動的複雜性,尤其是在日治時期及戰後,臺灣與中國之間的藝術家交流。
嘉義市立美術館「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三樓「生活風景裡的蒲添生」展區空間。此區以家庭人物塑像、吳稚暉銅像委託過程、動物塑像的分享為主體,探照蒲添生的日常。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嘉義市立美術館「鄉關何許?」三樓子題「書畫傳藝」展示趙天行與沈紹鈞書法作品。圖 © 嘉義市立美術館
國立臺灣美術館(下簡稱國美館)同樣致力於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2023年舉辦「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出了近代雕塑第一人黃土水最大規模的個展。展覽由國美館研究員薛燕玲,帶領團隊經過一年的研究、收集與整理,重新踏查與構建,展示了37件黃土水的作品以及相關的文獻,希望讓黃土水的經典原作再現,讓民眾有機會更深入瞭解日治時期背景之下臺灣藝術家,儘管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仍努力保持與表達臺灣的本土文化和身分。
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場照。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場照。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
​​​​​​
以及國美館2022年底推出展至2023的「畫筆下的真實—李梅樹120歲藝術紀念展」,同樣由館內研究員薛燕玲擔任策展人,並非過往常見以時間序的方式策展,而是策展人從藝術家早期成長和後續職業生涯有著深遠影響的兩位重要人物-他的長兄劉清港和東京美術學校時期的導師岡田三郎助,聚焦李梅樹與這兩位核心人物之間的互動,逐漸構築出展覽的六個子主題。並且特地從日本佐賀縣立美術館借出李梅樹恩師岡田三郎助的兩幅畫作,其增添了重要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也讓觀眾能夠直接觀賞到影響李梅樹藝術風格和技巧的源頭作品。

李梅樹作品-〈奧只見湖〉,1980,油彩、畫布,130x97公分。圖 © 李梅樹紀念館


岡田三郎助作品-〈刺繡〉,1914,油彩、畫布,72.7x42.4公分,佐賀縣立美術館典藏。

國美館作為執行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重點單位,更於去年推動「策展作為藝術史的方法:論述與實踐」研討會,以臺灣策展史與藝術史共構關係討論的重視,並檢視策展作為構建藝術史的方法,形構何種主體文化論述、當代社會現實等一系列問題。而到了2024則預計推出三個重磅的藝術史主題展,包括「匯流溯源—國美典藏臺灣早期書畫展」、「日月頌—顏水龍與臺灣」和「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

臺南市美術館「臺南囡仔顏水龍──從臺灣出發展望世界的藝術」展場ㄧ景。圖 © 臺南市美術館

臺南市美術館(下簡稱南美館)自2023年便醞釀了迎接臺南400的盛事,在展覽策畫上曾推出「臺南囡仔顏水龍──從臺灣出發展望世界的藝術」,以顏水龍各時期的速寫為主,搭配臺南相關主題油畫及工藝設計作品,呈現其多元的成就,期望藉此讓觀眾對顏水龍創作過程與脈絡有初步的認識與理解。

而今年時逢臺南400,南美館在2024年的展覽計畫中同樣除了回顧臺南在地藝術家的展覽,預計推出臺南中壯輩藝術家聯展、黃才郎、曾培堯、陳其寬個展等,從歷史深處走向當代,體驗臺南藝術的多樣性和深度,透過精選的作品和深入的策展理念,南美館希望揭示臺南作為文化重鎮的獨特地位,展示其在臺灣藝術史上的重要角色。

從科技反思生命意義

不停突破的技術已逐漸影響人類現今的生活型態和社會運作模式,再加上創新技術帶來的無限可能,更不免激起人類面對未知情境的種種想像與思辯。因此首先可以關注到,受後人類主義(posthumanism)、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思想的啟發,設想人類與非人類器官結合的新肉身形貌,乃至對生命本質意義與藩籬、何謂人性等的深度探問。比如從臺北市立美術館「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忠泰美術館「未來的生命,未來的你-數位、機器與賽博格兩檔展覽來看,其便由命題與策展主軸映射出對生命樣態於未來時代的演化想像,並引導觀者反思身而為人的處境。


臺北市立北美館「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展出作品-至聖《體內(M1)》 圖 © 臺北市立美術館

除此之外,去年也有新竹241藝術空間呈現的「上線中-網路藝術展」,帶出便捷科技背後潛藏的隱憂與倫理議題;國立臺灣美術館的「你在工作嗎?」選擇關注當前科技已然逐漸介入生活與工作型態的情景,並進一步指向對社會功能的詰問;而聚焦至人類情感的獨特性,內惟藝術中心以高雄百年來的人文脈絡為基底,推出「情感標準局」展覽,彰顯作品中難以被科技量化、標準化的情感價值。可以見得上述案例皆共通從「科技發展」此一大主軸向外輻射,透過藝術形式揭示在人類社會與文明在技術介入以後,關於資訊倫理、社會系統、生命意義、人本精神等面向之討論。

新竹241藝術空間「上線中-網路藝術展」展出作品-鄭先喻〈It Could Be You〉 圖 ©新竹市文化局

國立臺灣美術館「你在工作嗎?」行為藝術家羅西.吉本斯(Rosie Gibbens)帶來開幕表演。 圖 © 國立臺灣美術館

內惟藝術中心「情感標準局」,展覽設置「情感偵測器」民眾可輸入信件內容讓裝置(chatgpt)評情感分數,並將文字改寫為無情感的理性內容。 圖 ©內惟藝術中心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人工智慧技術於這兩年有突破性的發展,並更加擴張應用範圍(比如生成式AI工具的爆紅),亦有策展人將其可能引發的現象,包含人工智慧如何影響藝術創作、甚至為創作模式掀起變化,皆納入策展議題的觸及範疇。在人們已日漸認識並熟悉運用新興技術的背景下,進一步深化科技議題探討之內容面向。故著眼於2024年將陸續舉行的藝術展覽,將能見到對於時代技術革新的思忖及討論,仍同樣延續至部分機構的展覽規劃之中。

先從台北當代藝術館於今年一月底推出的首檔主展覽-「你好,人類Hello,Human!」便能見到對人工智慧議題的聚焦。林欣傑、蔡宏賢兩位策展人試由當代藝術提出詰問,探討人類與科技之間的關係走向。而近年持續關注相關領域的國美館,也同樣計畫策辦科技藝術主題展覽。將由館內研究人員賴駿杰與清華大學邱誌勇教授共同策畫,並從凱文・凱利(Kevin Kelly)提出的「科技體」(technium)概念出發,重新審視人造科技產物的自主性,及其可能為社會帶來的多面向擾動。

台北當代藝術館「你好,人類!Hello, Human!」展出作品-真鍋大度《AI 不是藝術》 圖 © 台北當代藝術館

介入歷史記憶後的展現與重演

當集體記憶可被視為一種檔案之時,作品的形式定奪了這些記憶的表述,而位於當代,檔案的定義不單是夾帶大量知識的恢復,同時也可能是透過影像、圖像與物質作為一個具有明確意象的回溯媒介。首先瞭解的是策展人游崴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所策劃的「崩塌記憶之宮」,展覽核心圍繞在當代藝術如何處理歷史記憶的展現(enactments)和重演(reenactments),綜觀整個展覽是由流動影像、聲音拼貼、語言斷片所組成,錄像的占比在這檔展覽中相對來的高,然而這並非一檔純粹以錄像為主題的展覽,而是為了因應裡頭多樣的流行文化敘事作為文本採取的架構。
郭哲希 KUO Che-Hsi《殖民地之杉》_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照片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在策展人的安排下,影像與圖像的取樣與刻意錯置成為了這些作品的共性,為觀者堆疊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受,將自身記憶連結至一段過去缺席的社會景觀,指向更為廣泛的群體所共有之記憶-對於文化、過去、歷史,關乎人類存在的集體意識。以展覽中安德魯.諾曼.威爾森(Andrew Norman WILSON)的《瀰漫在今夜空中》(In the Air Tonight)為例,藝術家將圍繞著這首單曲在坊間流傳的各式都市傳說加以重新編寫,彷彿成為另一版本的現實敘事。新的敘事不只是涉及歌手本身的軼事,還擴延至藝術家所要帶出的主體性問題。透過當代藝術的手法對流行文化文本做出更進一步的開展與延伸。安德魯.諾曼.威爾森Andrew Norman WILSON 《瀰漫在今夜空中》_攝影/片子國際有限公司、呂國瑋,照片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第二個列舉的展覽是由策展人張文豪所策劃的「物思人:以物件與原鄉記憶閱讀當代台北客家」(以下簡稱「物思人」),從名稱來看顯而易見將接下來對記憶的討論移至物質、地方與記憶的聯繫,「物思人」由成語「睹物思人」轉化而成,睹物思人的語意是透過看見物品,懷念起故人,因此從字句所含有的情境下,策展人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某個已經「離開」的狀態,由此觸發觀眾去思考什麼形式的「物質」呈現與能夠將缺席的狀態填補。《物思人:以物件與原鄉記憶閱讀當代台北客家》展場照片。圖/張文豪提供《物思人:以物件與原鄉記憶閱讀當代台北客家》彭啟原〈鍾理和的文學路〉、〈台北客家檔案〉。圖/張文豪提供

「物思人」的策展不僅是透過物質來表述記憶與觀眾之間閱讀的關係,更是將「地方」與客家文化由此引出,透過不同的藝術家對物質性的理解,來處理民族文化的脈絡發展,同時配合錄像與紙本史料的並行呈現,把觀展的視覺次序疏裡出來,此舉顯示出若是沒有歷史背景作為思考的依據,是否記憶不過是斷瓦殘垣的探問。羅懿君的作品〈醣分子燃燒進行式Ⅰ、Ⅱ、Ⅲ〉正是利用甘蔗渣與菸草等材料,來隱喻過往熱帶物資、貿易經濟和征戰,以及客家在當代文化中的座標如何被放置。羅懿君作品〈醣分子燃燒進行式Ⅰ、Ⅱ、Ⅲ〉。圖/張文豪提供

最終要列舉到的則是由那高.卜沌及伊誕.巴瓦瓦隆共同策展的「南島藝術三年展」,展覽以「溯源」作為核心主軸,其中所論及的記憶囊括各種複雜的敘事表達,這檔展覽同樣是透過複數的媒材來做為「溯源」的觸發,原民藝術家對於物質材料的敏感度與使用方式上,皆有著與一般我們所認知的媒材語彙有所不同,在回應個人以及族群的生命經驗,以及整體文化脈絡的興衰上面,都有著高度的敏銳察覺,這樣的敏感度在展覽中結實的轉換到作品呈現的感性表現上。武玉玲《煙(cevulj)—家的路徑》,2023,纖維、泥染、木炭、灰,尺寸依空間而定。圖片由經典攝影工作坊拍攝。

在展覽中,兩位策展人統整了物本體與藝術家的操作,將作品的形式引導向那些我們不熟悉的文化背景或是記憶痕跡中,漸進式地創造出我們得以隨行「溯源」的手勢,最終我們在觀展結束後便開啟對自身所處文化與土地進行詰問。此檔展覽可說是列舉的三檔展覽中,物質性最為多樣的一檔,卻也是關乎記憶最瑣碎,也最個人化的一檔,儘管記憶本身並非是該展覽的命題,但我們仍然能夠從物質所夾帶的記憶敘事出發,探究溯源這一行動背後的意義,它總是連結至個人經驗,而這樣的經驗集合有效地塑造了更龐大的種族意識以及生存方式。郭悅暘、陳亮作品展場空間照。圖片由經典攝影工作坊拍攝。

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科技藝術AI歷史記憶策展
REACTIONS
喜愛

2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