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1|撰文者: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曾在寶藏巖駐村的羅智信,跳脫框架限制,與聲音藝術家鄭宜蘋(Betty Apple)攜手合作,將舊蓄水池變成一個夏日泳池,在春雨綿綿的臺北打造一個充滿陽光氣息的作品,呈現對於理想與現實的反差、美好生活底下的殘酷樣貌。「不願綑綁我的自由,不管浮光掠影或是人工造景,在勞動中期待著一場花月良宵。」藝術家鄭宜蘋(Betty Apple)以聲音與身體穿梭在想像假期的人工造景。
羅智信 作品《夏日之戀》(甲基纖維素、大洋傘、躺椅、小圓桌、塑膠花草) 地點:蓄水池
在冬季陰雨溼冷的臺北打造一個充滿夏日氣息的裝置作品,在寶藏巖這個擁有特殊歷史與地理背景的村落裡,呈現對於理想與現實的反差、美好生活底下的殘酷樣貌。
藝術家介紹:
羅智信(1984)出生於臺灣苗栗,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現成物的使用是他創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題。他擅長重組與拼貼現成物背後來自日常的意義與內容,運用雕塑、裝置與影像等媒材企圖實驗與探索現成(readymade)概念的可能性,將之擴及用以形容人們生活的樣態、模式與軌跡。 近期展覽包括:他者 • 距離—兩岸當代藝術交流展(湖北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2014)、Unseen Daily Life(Tokyo Wonder Site Hongo,東京,2014)、 Photographs / Sculptures(海馬廻光畫館,台南,2014)、皇后雙年展(皇后美術館,紐約,2013)、台北美術獎(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12)與台北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14) 現居住與工作於臺灣台北。
鄭宜蘋 《海灘上種花月良宵》 地點:蓄水池
2015.04.06(一) 19:00演出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蓄水池
2015.04.11(六) 19:00演出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蓄水池
「不願綑綁我的自由,不管浮光掠影或是人工造景,在勞動中期待著一場花月良宵。」藝術家鄭宜蘋以聲音與身體穿梭在想像假期的人工造景。透過聲響行為介入凝止的藝術場域,從藝術家即興現場與共同參與的觀眾,這一段表演的時間將已建構的環境場域混淆解體,進而在燈火搖曳的人造月光下窺探出奇幻的身體雕塑。
藝術家介紹:
1986年生於台灣嘉義,現於台北創作。身上流著聲音藝術家與電子樂創作者的新數位混種基因。受臥室電子樂與次文化影響甚深,往來舞曲與噪音之間毫無阻礙。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主修表演,2008年畢業後開始使用個人電腦創作臥房電子樂,2010年進入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研究媒體藝術;作品內容多半為聲音與行為表演的現場藝術,探究身體操作聲音的新形態,擅長利用自身的身體語彙提出身體政治的精神意識形態。嘗試讓次文化精神與藝術思維混種的實驗。 曾跨界參與聲音藝術,電子樂表演,劇場音樂設計。為2012年電子樂推廣團體「耕聲人」主辦人之一,於當年九月促成台灣第一張以臥室電子樂反核人共同發起的「i love nuclear」的反核電音合輯,為台灣新生代聲音藝術搖籃的「失聲祭」2013年駐祭藝術家。更被國際前衛藝術雜誌「white fungus」多次邀請,與國際知名電子聲響藝術家Merzbow,EVOL,Zbigniew Karkowski , Scott Afford,王福瑞,Samin Son,同台演出。
REFERENCE
【寶藏巖藝術燈節】燈著你回來 寶藏巖藝術燈節開展
【寶藏巖藝術燈節】西原尚《山城浮影》
【寶藏巖藝術燈節】羅智信《夏日之戀》x 鄭宜蘋《海灘上種花月良宵》
【寶藏巖藝術燈節】何采柔《觀眾席》 X 《暈眩》
【寶藏巖藝術燈節】戴翰泓 《不倒屋》
【寶藏巖藝術燈節】曾偉豪《聲影-光語》
【寶藏巖藝術燈節】阿部乳坊 《觀光》
【寶藏巖藝術燈節】周東彥《ESC—暫離練習》
【寶藏巖藝術燈節】陳松志 《無關的意外(2015)》
【寶藏巖藝術燈節】周育正《磁磚、盆栽與鐵皮》x 稻草人現代舞蹈團《介‧入》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藝術評論
焦點人物
當代藝術訪談打破沈默,如果脫隊,我們在那空白的廣場 ── 寫在《切割、破裂、凝聚、碾碎、警察》演前
2023-06-14|撰文者:主筆 / 彭若瑩;共筆 / 李奧森、羅智信2870
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