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2|撰文者:林侑澂
【台灣的太陽雨】
台灣的文史發展與東南亞諸國有著許多關聯和相似處,也是一趟經歷了殖民、戰爭、威權、戒嚴、民主化、解殖、轉型正義的「進行中歷程」。
多年來,台灣社會對於東南亞這個超過六億人口的區域,持續討論著南向或是新南向的佈局。然而討論所聚焦的,仍然關乎政治和經濟的面相居多。對於這些鄰國在文化上和台灣的關聯,台灣社會始終停留在片段認知的狀態。然而所謂的東南亞,其實是一個浮動的概念,各國都持續努力地在尋求定位與認同。
高美館團隊為台灣版本的《太陽雨》訂立了四大標的,透過當代藝術的視點,讓展覽不僅止於展覽,更是對於東南亞進行立體且全方位認識的教育機會。
太陽雨,《東南亞任意門》。圖/取自高美館YOUTUBE撥放清單、非池中藝術網攝
.從南到北擴散特展能量:邀請到美術館、商業畫廊、替代空間等共九單位,以及主力贊助台新銀行的大樓,各自舉辦相關活動,以串聯活動的方式讓《太陽雨》不只限於高美館,而是全國性的文化饗宴。(單位列表於文末)
.瞭解我們身邊的新住民:以教育推廣的角度,讓台灣社會再次認識身邊來自東南亞的移工、留學生、家庭成員的文化背景。並且同步推出成人版和兒童版的展覽手冊和相關活動。
.多樣態的當代藝術體驗:運用網路上的資源共享,架構沉浸式的VR體驗-東南亞任意門。透過QR Code與影片連結,讓觀眾們能自由挑選有興趣的主題,進入不同東南亞國家的情境遊覽。
.廣邀新住民籍文化大使:邀請來自東南亞各國、在台灣生活的新住民,以「當地人」的視點,向台灣社會提供對於故鄉文化的解讀與分享。
高美館一樓空間新開幕服務:(左)明日圖釘-輕食咖啡廳,(右)高美書屋-文化出版。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回望《太陽雨》與高美館的因緣,李玉玲館長在兩年前參觀此展時,就認為無論就主題、規模、策展成熟度而言,《太陽雨》都是一個非常適合台灣的特展。當時就懷抱著「一定要將《太陽雨》和台灣分享」的心情著手協調。其後,高美館團隊歷經了兩年多的努力,克服了重重阻礙,終於促成展覽移師高雄。
本次的台日合作,高美館團隊以「主辦者」而非「承租者」的定位,與多方攜手造就了台灣版《太陽雨》。或許在規模上未及日本首展時龐大、作品的解讀也存在著空間。但在共同策展執行的呈現上,相當程度地體現了台灣社會的藝術實力。本展可說是高美館團隊,在自產的《靜河流深》和與英國泰德博物館合作的《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之後,為台灣展覽史留下的再一項優質紀錄。
藝術,尤其當代藝術,總是具有無限的可能性與兼容性,這是藝術本身的重要價值所在。卻也使得藝術人在面對百家爭鳴的學說時,要體現「嚴謹的立論與見解」成為一項相當不容易的事情。若以美術館經營或藝文推廣的角度檢視,《太陽雨》的台灣版本給出了強而有力的解答。
相信每一位進場的觀眾,在體驗當代藝術的同時,也可以獲得許多思考的契機,並且感受到高美館團隊對於藝術的熱忱。本展展期至2019年9月1日(週日),有興趣的朋友們請不要錯過機會。值得期待的是,無論是來自社會各界哪一方的觀眾,進入高美館《太陽雨》的展場,都會有屬於自己的體會和收穫。
【展覽相關訊息】
.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
.2018/5/04(六)-9/01(日)
.高雄市立美術館101-105展覽室
.主力贊助:台新銀行
《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主視覺。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影音報導】: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聊「太陽雨」前篇
【影音專題】:高雄市立美術館-李玉玲館長聊「太陽雨」後篇
【影音專題】:藝文直擊|高雄市立美術館|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
【開幕新聞】:探索時代浪潮下的東南亞當代藝術 高美館夏季鉅獻《太陽雨》特展 5/4盛大開幕
【高美館想望】:高美館的《太陽雨》與《刺青-身之印》特展 啟動「城市文化創意發電機」
【展覽串聯單位】: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北師美術館 /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 / 立方計劃空間 / 安卓藝術 / TKG+ / 就在藝術空間 / Chi Wen Gallery / 絕對空間 / 日動畫廊
【串聯單位特展】:詮釋框架的再解析 許家維《熊貓、鹿、馬來貘與東印度公司》發表於北師美術館
【官方網站】:高雄市立美術館
【官方網站】: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
【購票資訊】:ibon / 博客來售票網
REACTIONS
9
5
1
6
6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餘物與殘響─寫《拾人牙穢—王若冰×陳賽華灌駐地成果展》( 2024年度絕對放送「李俊賢Hornsun獎」)
城市中的駭客路徑──談顏珮珊的「此路有通」(2024年度絕對放送「放送特別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美術館穿越時空的彩色四季:抽象繪畫大師陳正雄90大展 《一位抽象畫家與他的收藏》高美館璀璨登場
2025-02-14|撰文者:高雄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