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3|撰文者:陳晞
積極的對話性:藝術外交的未竟之業
國際上的政治外交打壓當然令許多人感到無奈且憤怒,但除此之外,法規與機構的陋習造成的外交資源散亂與整合困難,則是國家機制在面對藝術文化資源分配與整合時的迫切問題。在Performa雙年展的案例當中,這種機構的合作在臺灣時為少見。但它終究需要有紐文中心做為積極耕耘的中介,長期於在地建立網絡。同樣也作為「積極的中介」的巴文中心,近年來也積極拓展臺灣藝術家在歐陸地區的機會。然而以佛羅倫斯雙年展以及加拿大全球原住民當代藝術五年展的案例來看,似乎我們還不能對所有的駐外單位有著前二者的高度期盼。而除了國美館是因直屬於文化部的國家級美術館所擁有與其他地方不同的行政資源奧援之外,北、高二館的年度預算在地方文化局編列的情況下,具正式規格的國際交流時常只能偶而為之。
在最近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舉辦的「現在的未來: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的卜湳文明」涂維政個展,亦為巴文中心所促成。影片連結為涂維政個展。
那麼,國藝會的ARTWAVE平台會是跳脫現行法規制度限制與機關本位的一帖良藥嗎?在訪談過程中,許多的受訪者都對國藝會的ARTWAVE抱以關注。不過或許在尋求國家奧援之前,對於自主積極宣傳的認知,或許是每個有心往國際發展的藝術工作者們必備的通常知識。在本文的案例當中可以發現,這裡面都沒有單獨行動的藝術家。策展人邱琳婷協助藝術家林珮淳進行作品與展會的論述與空間規劃;安聖惠與原住民策展人彼勇更是在透過尋找作品的對話性與策展的鏈結合作中,讓藝術創作發揮更大的效益與意義;林珮淳、張徐展等藝術家參展時畫廊的行政與策略協助;在Performa無牆台灣館的經驗中體認到那些特殊的藝術交往與組織方式、走路草農/藝團透過展覽連結的跨國交流、林羿綺與李勇志作品在不同語境中產生的共鳴與迴響等,都體現了「對話性」是臺灣藝術的國際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因子。
政府獎補助、文創產業發展、藝文市場消費、投融資與國際文化貿易的這五個環節之間的循環體系作為整個文化藝術經濟體制的五大支柱,從文策院的投融資到國藝會的獎補助、駐外單位前線耕耘與藝術創作的積累等,藝術外交可說是在文化藝術經濟體制之中、(理想上)更承載著擴大市場可能性、對話性的功能。就在現階段來說,筆者相信積極的對話性與鏈結,不只是促進臺灣當代藝術策展與創作語境活性的根基,更可以是突破機構本位藩籬的要鍵。
去年成立的「ARTWAVE - 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其組織的能動性與推動中的項目,受到許多藝術從業人員的關注。圖為ARTWAV與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合作的「共榮藝術分享會」。圖/國藝會提供
註一:藝術外交活動種類與體系相當繁雜,舉凡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策展甚至機構的國際合作等,因筆者資料統整與撰寫的時效性與篇幅問題,本篇暫只討論上篇文章中提到的六檔國際展演。
REACTIONS
0
0
0
1
1
熱門新聞
1
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 VIP 預展直擊!看見南台灣獨有的藏家面貌,品味古今交會、東西薈萃的藝術能量
泰德美術館「Turner 250」6月來台!「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將於中正紀念堂盛大展出高達80件真跡
初春走進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感受當代藝術與古都文化的共鳴
超級浪 x 捷克布拉格MEET FACTORY藝術中心-即日起至三月底,臺灣藝術家駐村徵選
北美館 2026TFAM 年度個展徵件線上開跑,報名即日起至 4 月 30 日止
俄烏戰爭下烏克蘭文化遺產受創,川普政府上任後深陷資金凍結困境
富邦美術館推出巨型蜘蛛雕塑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首次在台個展!更合作金曲歌后張清芳錄製語音導覽
全球當代藝術市場腳步放緩,藝術新秀崛起:Artprice《2024年當代藝術市場報告》摘要與評析
忠泰美術館再推跨域實驗性展覽《在混沌的世界中建立一點序曲 姚仲涵》邀姚仲涵與吳季娟共創,顛覆跨界合作定義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上):協作與合作的力量,奇美博物館的策展之道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策展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2024-11-18|撰文者:國家人權博物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450